“孩子表现不好,就在他脸上盖个蓝墨水的印章,这跟古代给犯人脸上刺字有什么区别”。昨日,有家长向南都投诉称,龙华新区民治街道上芬小学有老师在表现不好的学生脸上盖章以示批评。(9月26日《南方都市报》)
近年来,新闻媒体上关于“有色教育”方面的话题比较多,“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等,今天又有了“蓝印章”,说不定明天就会有“紫耳朵”“白鼻子”之类的新闻出现。“有色教育”何时休!
孩子毕竟是孩子,难免会犯错,孩子犯了错,给点小小的“惩罚”是必要的,但这种手段在使用时要慎之又慎,否则会起到不良效果,甚至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这位老师将原本应该盖在本子上的印章盖在了学生脸上,她自认为这是督促表现不佳的孩子努力表现,争取少得蓝章,多得红章,却不知这是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公平,损了学生脸面,伤了学生自尊。这样,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永久的难以抹去的痕迹,成为许多心理问题的诱发因子,如自卑、固执、孤僻等,有些还具有攻击性行为。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在“惩罚”孩子时要给孩子留点面子,让天真活泼的孩子始终具有乐观积极的心态。作为老师,不但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更有责任教会孩子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顶住逆流,排除世俗偏见,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尊和自信。
老师的言行对孩子今后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刻的。希望老师以自尊、自信和爱人的良好品质影响和教育孩子,让孩子沐浴在自尊、自信、自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