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民生”新内涵

邵阳新闻在线2012/11/25 11:42:16 分享到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民生”二字成为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关键词。它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其中围绕民生发生的变化,无疑令人感受温暖、感觉振奋。十八大报告在勾画中国未来发展蓝图中,又赋予了民生新的时代内涵。

  如报告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就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又如,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再如:报告中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由此可以理解到,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连着国计国运。当我们跨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阶段,与以往相比,民生的标杆更高了——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和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在经历了满足人们低层次的温饱需求阶段之后,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还要关注群众的政治利益和文化权益,保护人民民主权利。从这个角度说,服务和发展民生问题将始终是执政党的核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