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该“寿终正寝”了

邵阳新闻在线2012/11/30 20:54:25 分享到

  “诗人蓝蓝”在其微博贴出《致教育部的一封公开信》,直指应试教育。这封公开信引发网友热议。(11月28日《今日早报》)

  这些年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本意是减轻学生负担,但选拔人才仍是“惟分数论”,不管是学校招生还是单位招聘,逢进必考。连幼儿园招生都要考试,学生岂敢怠慢?家长更是浮躁,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除了要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考取各种证书,以期在升学时多个筹码;老师为了“名校”声誉,为了“名师”光环,不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一味地“灌”,并想出了“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孩子成天埋头于书海,失去了自由,舍弃了快乐,忘记了童趣。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作业所困为分数所累。难怪有自制“想得美”课程表想“玩”的,有申请退学与心爱的人一起浪迹天涯的,有集体烧书抗补课的,更有用跳楼来寻求解脱的……

  学生压力大,也怪不得老师,因为老师的教绩、绩效工资、职称评定是与学生的升学率、考分挂钩的。老师有压力,学生岂能轻松?“诗人蓝蓝”认为,学生压力大,“其根源,就在‘应试教育’体制。‘应试教育’本身就是反教育,‘应试’绝对不能等同于教育。现在,只见应试,不见教育!”小学生考98分,还是班上倒数第一。学生俨然成了考试机器。

  应试教育不“寿终正寝”,“减负”喊得再响也难以落到实处。书包限重、作业限时等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要想真正给孩子“减负”,我们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招生体制,改变教育评价标准,把动手、动脑、交往、感悟的时间还给孩子,把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健康地快乐地顺利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