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敢于对公车私用亮剑

邵阳新闻在线2012/12/03 08:25:33 分享到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胡学政)“送两位老人到天宁宝塔,公务还是私务?”上周六上午,网友“哇塞常州”拍下一辆公车送人到常州市区一景区门口的照片,怀疑其公车私用,遂将其发到网上曝光。就此,常州市国税局作出回应称,已对公车私用的干部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责成其缴纳用车费及经济处罚500元。(11月30日四川新闻网)

  公车私用,较为普遍。公车钓鱼、公车参与结婚接送、公车接送小孩上学,可以说是一种常态。没有办法,人家有这个权利,人家够这个职别。等你达到这一职别时,同样可以拥有。这是当前人们的一种认识,对公权力的误读,作为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对公车私用敢于亮剑。

  公车私用,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据公之于众的资料显示,我国公务用车几年前就超过了400万辆。有公车司机表白,公车1/3公用,1/3领导用,1/3司机用。公车之多,带来了很多的行政开销,司机工资、修理费、公车用油等等。当然如果公车用来公事,无可厚非,问题是公车私用,增加了行政预算,损害了国家利益。

  公车私用,引起老百姓反感。公车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拥有公车者,事不分公私,路不分远近,油门一踩,立马就到,更有者七大姑八大姨地想用就用,有的还大肆宣跃,开着公车接送儿子、孙子上学,接送亲戚、朋友,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可以说公车消费极大地损害了执政党的威信。

  公车私用,是一种腐败。也许公车私用的危害比不上重大的贪腐问题,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它也可能毁了干部形象,毁了各级政府的形象,甚至毁了共产党的形象。何况公车私用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人们见怪不怪的背后,折射出人们对公开的贪腐已是麻木不仁,这种思想意识上的容忍贪腐难道危害还不大吗!

  针对公车私用,应敢于亮剑,善于亮剑。单纯警告、罚款起不到治本的作用。要想杜绝公车私用,笔者认为:

  一是制定严格的用车管理制度。公车管理应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有关规定,切实纠正公务车辆配置、使用、管理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车管理使用制度,建立公车使用台帐,实行公务车辆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和统一保险,控制和节约公务车辆使用费用。

  二是给公车贴上一张标签,接受群众监督,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把公车私用上升到腐败的高度,实行“零容忍”,就能管得住;如果是“叶公好龙”,名义上监管,实际上“害怕”,自己公车上下班还怪别人公车私用,这样的监管,什么时候也没个头,什么时候也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