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合格人才

邵阳新闻在线2012/12/11 11:13:55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时强调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教育方面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目标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党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总要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奋斗的总目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首要的是质量要让人民满意。作为高校战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以质量为生命,不断强化质量意识,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笔者认为,以质量为生命培养合格人才,首先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首。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必须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办学方向。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坚持以“两课”教学为德育主渠道,充分发挥辅导员、共青团、学生会、党校、团校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根本,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肩负起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以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为最大追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努力成才,争取成功。从而确保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其次必须强化质量意识,特别注重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第一。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高校是生产特殊产品的特殊企业,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要走向社会,服务国家的。质量不仅关乎学生就业,关乎学生幸福,关乎高校声誉,关乎高校生存,而且关乎国家前途,关乎民族命运,关乎社会发展进步。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坚持“一切为了质量,一切确保质量”的办学宗旨,想方设法抓质量,千方百计保质量。坚持向课堂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改革要质量,确保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确保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合格的、优秀的人才,是能够胜任工作、独当一面的人才,是用人单位信赖和满意的人才,是经得起社会考验和评价的人才。

  再次必须坚持内涵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所谓内涵发展,就是高校要从自身特点和实际出发,通过加强建设与管理,推进改革与创新,谋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高校要从硬件方面加强学校基本建设,改善办学基本条件,优化办学育人环境,向建设要质量;从软件方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向管理要质量;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培育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向特色要质量;加强教学科研建设,深化教学改革,鼓励科研创新,探索新的教学理论、方法、手段,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向改革要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优秀人才,建设名师队伍,向名师要质量。

  高校内涵发展,第一是科学发展,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是和谐发展,必须按照和谐教育思想的要求,在学校的建设、改革、发展中想和谐、谋和谐、促和谐,努力实现校园学习生活中教与学、师与生的和谐,内与外、上与下的和谐,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第三是质量发展,必须突破规模发展思路,更加注重质量,加强质量建设,实施质量管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第四是特色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的办学资源、学科优势、专业特点、人文底蕴,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特色兴校,以特色强校。第五是创新发展,必须实施创新教育,以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科技创新向学生灌输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以创新学习、创新研究、创新实验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第四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提高教育质量。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为此,高校要坚持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教师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做好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定期对教师进行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考核评价,鼓励他们爱岗敬业,潜心施教,为国育才。总之,我们必须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和师德师风教育,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根本保障。

  最后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教育质量合格。教育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元素,教育质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先进、合理。因此,高校要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定位,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计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确保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合格。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院合作、校地合作,与地方、单位联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当地和用人单位培养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目标,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让我们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系湖南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