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漳浦二中筹办近半学期的“淑女培训班”开班。据介绍,“淑女培训班”课程包括《形体训练》《青春与美》《国学经典》《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4门课,每周上一次课。(12月19日《海峡导报》)
为将学生培养成淑女,漳州市漳浦二中特地开设培训班,却成了近期网友热议的话题,网友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认为,如今社会的浮躁之气给90后、00后的孩子们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不少在校女生穿着打扮、举止言行与她们年龄、身份不符。有少数女生不懂得自尊、自爱,更谈不上自强、自立了。我们的中学教育往往更注重纯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礼貌、礼仪、个人素养等方面的教育。漳浦二中为帮助女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女生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艺术情操,开办“淑女培训班”,值得鼓掌。
反对者认为,该校是培养具有“后妃之德”的“君子好逑”的“窈窕淑女”。其实不然。从该校“淑女班”开设的4门课程来看,都是些平常的科目,可能只是在体育课上的“立正”“稍息”和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上再提升一点而已,看不出有培养女生修炼“后妃之德”的宏大出发点。据该校解释,“淑女班”只是帮助女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和艺术情操,并不是培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指称的“淑女”。也就是说,此“淑女”非彼“淑女”也。该班学员杨晓丽说:“老师教我们要怎么爱自己,要做到手稳、心稳、嘴稳,教我们树立正确人生观。我挺期待培训班给我带来改变呢。”
上海为应对“男孩危机”,挽救男生劣势,开办了第一所“男子中学”;重庆市中小学课前两分钟进行“绅士淑女”训练……那么,漳浦二中为培养“独立、智慧、灵秀”的女生而开设“淑女班”,有何不可?
学校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一些国学经典的学习,以及礼貌礼仪的培训,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如果这种“淑女教育”能够建立在传统美德基础上,又不失现代文化价值,应该给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