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李荣峰)时近年终岁尾,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检查随之风起云涌。凡是列得出名目的,都在检查之列。不少基层干部对此叫苦不迭:“各种检查络绎不绝,令人应接不暇,害得下边穷于应付,群众十分反感”。毋庸置疑,有些检查确属应该,也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有些检查则属于例行公事,应付上级之需要了,更有甚者,有些检查实实在在是劳民伤财,是不正之风的一种反映,应当坚决反对和制止。
对基层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其目的是发现和帮助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生产,把为老百姓谋利益的事情办得更好。只有这样的检查,才会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然而,不分主次,不管轻重,条条块块,各行各业,各自打着旗号,万马千军奔向基层“检查”,下边纵有三头六臂也承受不了、招架不住,这只能给基层帮倒忙、惹乱子,给群众增麻烦、添负担。有的检查人员,派头大得很,先是电话通报,随后又打招呼,早上八点出门,九点到达,走马观花看一看,听听汇报坐一坐,然后推杯换盅,饭饱酒足抹抹嘴,拍拍屁股一溜烟走了。更有甚者,“上午坐着车子转,中午围着桌子转,下午‘四方城’里转,晚上拉着裙子转”。这样的检查,不仅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劳民伤财不说,更是败坏了党风社会风气。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没有必要“检查”多如牛毛,而另一方面,应该认认真真检查的事情却又不多。比如,对安全生产的检查就不落实,对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检查就少。归根到底一句话,应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去检查的却鲜有人去,应该切实关心过问并帮助解决的问题,则轻描淡写很少有人去检查。因此,当各检查团即将整装待行之时,笔者建议:提倡实地实情的检查,反对浮光掠影的检查;提倡深入群众的检查,反对脱离群众的检查;提倡卓有成效的检查,反对形式主义的检查。要真正为基层着想,为百姓着想,多干点有益群众的实事、好事,千万不要干劳民伤财、不得民心的蠢事、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