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餐供奶模式不宜“一刀切”

邵阳新闻在线2013/01/21 09:21:30 分享到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李力)近日,网上热传“湖南省将把营养餐发牛奶模式改变成食堂供餐模式”,对此,笔者却有不同看法。

  据调查,湖南省从2005年正式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以来,现已在全省14个市州、870多所学校推广,每天配送的学生奶达到了28万多份。实践证明,供奶模式切实可行,如果冒然改为食堂供餐模式,恐有不妥。

  目前供奶模式确还有需完善之处,但如果改用食堂供餐模式,弊端会更多。首先,食堂模式监管难,容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卫生监督等部门多把主要精力放在社会上的餐饮企业,对校园食品安全重视不够。当前流行的学校食堂社会化管理模式下,学校自身对食堂的监管不够,造成了饭菜质量差,孩子们吃不饱,吃不好,不能补充身体发育所需营养。贵州省遵义市某小学食堂曾收购烂菜供孩子食用,引发了众多家长不满,给国家和相关部门带来了负面影响;其次,食堂模式容易滋生腐败。学校领导人在学校后勤管理过程中收受贿赂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在学校食堂对外承包过程中,收受有关人员的贿赂,学校食堂衍生的“账外账”以及“小金库”、转嫁费用等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如内江师范学院原院长刘某某等人腐败“窝案”中,就利用学院食堂对外招租承包过程中,先后多次收受有关承包商的送的贿赂,最后受贿34.9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人民币10万元。学校在对外承包食堂过程中的腐败行为,直接导致食堂饭菜质量低劣,影响学生的营养供给,严重损害国家和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再次,食堂弊端难解决。食堂模式的种种问题流弊已久,我国目前仍未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长期以来,学校校长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权力失控滋生腐败,而教育主管部门监督制约机制却总流于形式。另外,虽然国家2011年已安排食堂建设专项资金,但是,一方面建设和管理工作量仍然巨大,试点县多属于集中连片的困难地区,对于食堂供餐形式,从招投标到业务培训、日常运转,再到未来数量庞大的炊事人员工资,所有这些经费从何落实是个问题。有地方官员提议,如果让地方财政解决,由哪一级财政出资,都需要更加明确的指导意见。同时,在县乡一级负责营养餐工作的多为校领导兼职,管理的却是关系到资金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大问题,专职人员的匮乏将成为长期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此外,发展食堂,还涉及场地、安全等诸多问题,而这些,已经不仅仅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了。

  相比之下,供奶模式还具有以下几大显著优势:一是学生奶的营养价值高于其他食品。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0年的评估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很多学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农村儿童体质情况不容乐观。牛奶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非常接近,有利于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其消化率高达98%~100%;牛奶含有较多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同时易于消化吸收;牛奶还含有几乎所有种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质,其中钙含量很高且易于吸收。可以说,含有诸多营养物质的牛奶对于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蔬菜、肉蛋及主食之外,牛奶是必要且有益的营养补充食品。而对于贫困地区营养状况不佳的孩子来说,牛奶对营养结构均衡改善的意义尤为突出。二是牛奶供应方便易管理,促进管理体系标准化。目前,农村中小学校内生活设施缺乏,学生餐管理经验不足,管理人员水平不高。根据质量管理要求,学生奶采用无菌复合纸包装,这类包装不仅能有效保护牛奶营养、可长时间常温保存,更具有运输、储存、饮用便利的特性。这一点特别契合农村中小学生活设施滞后的现状。而且,实施11年来,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在乳品生产、入校配送、健康知识教育等方面均形成了有效、完备的管理规章与操作规程。11年中从未发生过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与学生奶相结合,有利于促进既有成功管理体系与经验向营养餐项目传递,有利于促进农村营养餐管理人员操作水平的提升,使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的落实更为有序、可靠。三是推广学生奶契合国家政策要求。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我国自2000年开始推广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2008年实施“蛋奶工程”,2011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上计划与工程,都明确了牛奶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培养学生合理的膳食习惯中的重要性,在计划实施工程中,要求保证每天向在校中学生提供一份优质牛奶。同时,我国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曾明确提出要保证中小学生的牛奶供应,2003年1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内蒙古视察时强调:“牛奶是温饱之后小康来临时的健康食品,不仅小孩喝,老人喝,最重要的是中小学生都要喝上牛奶,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实施学生奶计划,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为改善学生营养和健康状况,而采取的一项通用有效的措施。”2006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重庆视察时写下了一段包含觉悟的留言:“我有一个梦,让每一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希望你们能让我梦想成真。”因此,学生奶的推广符合国家相关的政策规定,符合党和国家的利益,符合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期望,是营养改善计划的重中之重,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四是国外有例可依,学生奶推广成效显著。目前,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开展了“学生饮用奶计划”。泰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学生饮用奶推广工作比较成功,其各具特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泰国从1985年至今,坚持对全国城乡幼儿园和小学实行免费供应牛奶,年投资60多亿泰铢折合人民币约15亿元,使600万儿童受益,不仅将儿童营养不良率从1990年的20%降至1999年的9%,而且打造出一个现代奶业,使全国人均乳品消费量由1984年的2公斤猛增至90年代末的20公斤。许多国家还通过学生奶立法、制定法规来确保这项工作计划长期实施。日本从二次大战后直到今天,在全国中小学校中推广学校午餐,并与学生奶密切结合,大力加强“食育”教育,显著改善了营养与健康。1950—2000年50年间,14岁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别增长18.2厘米和10.2厘米,而前50年内仅增长0.3厘米和0.8厘米,昔日“矮小日本人”的形象已根本扭转。

  综上所述,对比供奶模式与食堂模式,供奶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牛奶行业已经树立了明确的食品安全标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完善的监督体系。明确的食品安全标准,能够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安全、营养、健康的标准,能够满足学生营养补充的需求,符合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的要求。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善的监督体系,有利于国家对学生奶供应进行监管,有利于促进既有成功管理体系与经验向营养餐项目传递,有利于促进农村营养餐管理人员操作水平的提升,使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的落实更为有序、可靠。因此,在国家推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大背景下,继续发挥学生奶的产业优势,大力推行学生饮用奶计划,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政府不宜“一刀切”改为食堂供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