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邵阳武冈市实验学校的初中生小明(化名)就在潇湘晨报官方QQ800096360说,学校要求犯错的学生交1000元的押金,这让他不能理解……(3月5日《潇湘晨报》)
“学校这样做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希望对学生形成一定的约束力。”这看似对学生管理的加强,预防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不再“出问题”,但是其结果有可能适得其反,不仅管理不好学生,反而使我们的教育越发的偏离轨道。
这与“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不要脸座位”等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犯错押金”就是“问题学生”额头上的标签。这对孩子的心灵是个伤害。再说,那些交了“犯错押金”的学生可能会认为,反正我已被老师列入不听话的行列,而且已经为不听话付了费,也不指望老师退钱了(尽管这押金今后会退),所以,他们就破罐子破摔,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其结果不但管不住学生,反而在学生的思想中自然地形成“只要有钱就好办事”的观念。即使孩子进步了,也会让他们觉得可能是迫于金钱的压力。这对孩子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是个误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小学生还是孩子,调皮贪玩乃是天性;初、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少不了有些叛逆。因此,少数学生不守“规矩”、成绩差也在所难免。但学校如果用收“押金”的方式来教育这些学生的话,显然是有悖教育的初衷和本质,也难以防止学生犯错。
对“问题学生”,老师和学校应当先弄明白他们存在“问题”的原因,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然后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引导,依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来因材施教。另外,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赏识教育。老师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温情的抚摸,可能会积极地影响孩子一生。
其实,只要老师花足心思来与“问题学生”沟通,来研究“问题学生”,就会有独到的方法。只要方法对了,“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再有“问题”,说不定能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或爱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