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是党员领导干部召开的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本来是党员干部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的重要平台。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平台的精髓——“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有淡化的倾向,甚至慢慢偏离了“轨道”,淡了味。现实中,原本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批评下级放空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会议,要不就成了自我批评的专题会议,并且自我批评涉及的往往也是一些表面的问题,敢于“碰硬较真”、敢于“触及灵魂”、敢于“亮短揭丑”的民主生活会越来越少。
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个别同志思想认识上有偏差。他们怕批评领导后被念“紧箍咒”,怕批评同事后“伤了兄弟情”,怕批评下属后“得了怨气”,因而不敢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二是个别同志自我感觉良好,缺乏亮短揭丑的勇气。他们把自我批评看成是“和自己过不去”,在民主生活会上要么不愿摆问题,要么避重就轻,要么干脆把问题推到别的同志头上。三是个别同志没有端正态度,认为民主生活会年年开,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也得不到彻底整改落实,觉得提不提无关紧要,采用敷衍的态度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形之下,民主生活会便成了走过场、敷衍了事之事。
“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关键。“批评难”不解决,民主生活会就开不出质量和效果来。每个人都有弱点、缺点和错误,而缺点、错误像灰尘一样是不可能自己跑掉的,必须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扫帚”,经常去打扫,敢于揭短亮丑,才能从个人的“名利观”、“官本位”观念中解放出来,才能自觉的开展自我批评,才能不断地走向成熟、走向完善,才会使民主生活会真正成为一场思想的荡涤、灵魂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