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什么人就是指向标,选好干部才能有好作风,乃至有好的党风党纪,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选领导干部,既要“全面”,又要“严格”。如何立足长远慧眼识“英雄”,着力培养选拔“民心所向”的好干部?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标准,为选人划上了明确“底线”。
要全面的看干部。所谓“全面”,首先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既要有真才实干,更要重品德修养;其次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干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仔细观察,加强对干部的综合分析,全面地评价干部。在201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只有眼光“全”了,才能防止出现“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火箭提拔”等现象。
更要严格的选干部。所谓“严格”,指的是选贤任能要拧紧“水龙头”、抓牢“显微镜”、看清“刻度尺”。拧紧“水龙头”——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的审批把关;抓牢“显微镜”——抓好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关卡;看清“刻度尺”——把好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关卡。更要“严”,一个“更”字,抓住了从严治党的关键。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只有从严治党,从严选拔干部,才能从根头上刹住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才能选得出经的住实践、人民、历史考验的好干部。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群贤毕至”,用不好就会造成“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当然,选干部要“全”更要“严”,并不是要求领导干部素质能力面面俱到,而是在道德品质方面为干部拉上了一条底线。底线是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红线,谁也不能触碰,更不得逾越。擦亮“慧眼”识人,坚持标准选人,严格程序用人,努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