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当市民 革除陋习很重要

邵阳新闻在线2014/01/26 10:28:29 分享到

  笔者居住在一个县城,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力度特别强大,城区面积近些年发展惊人。

  1985年7月,我刚到这个城时,街道还没有一条水泥路,只有两条街道,一条叫“解放路”,一条叫“东风路”,构成“十字街头”。城区面积不过三四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三四万,现在近30平方公里,每天流动人口都是二十万了,城市的街道多得让我在城里近30年了,都不知道一些街道在什么地方。

  城区扩大,房地产相当火爆,什么名字的小区都有,有的还是典型的洋名字,小区的电梯房屋越来越多,从农村来到城市居住的越来越多。城市商品房如火如荼,每天搬家“过火”的就接踵而至。

  华夏民族习俗真多,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过火”也叫温锅,也叫燎灶,就是搬一个新家,首先要有烟火,表示这间房子有了人家居住了,烟火一起,老天爷也知道这有一户人家了。搬家为了吉利都找算命风水先生择一个好日子,好时辰。

  我们属于湘中,“过火”的习俗有些特别,搬入新住房,要举行特别仪式,买鞭炮香烛纸线什么的,凌晨就起来了,还要带火走,新房要准备一对亲属接火,这边由父母送火。老年人更讲究,还要准备五谷撒在房间角落里,时间一般定在清晨天亮之前,要放鞭炮。正月、5月不搬家。因为要先搬火炉子,搬家叫"过火".。

  居住在一个广场边,有了广场,商品房屋也多了,因而常感受到了“过火”的气氛。好些个深夜时分,鞭炮声音将我惊醒过来,有的还燃放了冲天炮,声响可能将半个县城的居民都催醒了过来。小孩子睡眠质量好,可能例外,上了年纪的人,不醒悟才怪!

  喜欢热闹、热情好客,大多国人如此。笔者却是不喜欢燃放鞭炮。2005年国庆节,有过一次搬家“过火”的机会,小区有人放了炮火,我没有燃放。理由是污染空气,破坏环境,为难了清洁工,还怕居民背后骂人,“是哪里死人了,又放炮火?”

  实现中国梦,生态环境要美好,思想观念要美化,构建“四化两型”社会。城镇化正在与时俱进,城镇居民的文明素质也要与时俱进,千万莫将愚昧落后的习俗也带到城里了,“过火”难道说要深夜过吗?非要燃放炮火吗?团团转转都是居民,你一家“过火”,千家万户不安呀!这样的“过火”陋习要革除,还有影响文明建设的陋习也要摒弃,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