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老师

邵阳新闻在线2014/01/26 09:16:59 分享到

  好像先是流行于文艺圈,逮谁都叫老师。冯小刚不是始作俑者,但他在大作《我把那什么献给你》里将周围的老师狠夸了个遍,老师这个词基本开始暧昧化和模糊化了,它的适用范围同时扩大化。

  这本来是高雅的文艺圈专用词汇,与我们这等平头百姓无涉。鉴于有限的学校生涯众教师留给我的印象,有一度我偶尔听到身边谁叫谁老师,总是不由自主地一阵肉麻,瘆瘆的感觉。何德何能,敢称老师?早些年碰巧有机会参加笔会或者打着笔会幌子的游山玩水活动,报社的编辑被人众星捧月般供着,老师长老师短地叫着,弄得那几天我身体的新陈代谢特别快,谁架得住一天要肉麻十七八回。若不是有景色和美女衬托一下,这种环境一般人还真吃不消。

  如此这般过了两三年,市场行情突然变了。中国人特别接受舶来词汇。关于这一点,你可以从你周围的越来越洋气的也越来越叫你云里雾里的欧化商标里获得证明,华仑大奴或者华伦太奴这样的名字特别吃香。起名字,不洋气简直缺乏说服力。与这种流行同节奏的是人与人的称呼也变了。同志和小姐这两个美好的词汇在十年内发展得面目全非,变态到什么程度呢?现在你去任何一家饭店,敢称女服务员为小姐,无论她是否漂亮,你都会得到一个白眼是起码的,严重的也许会拿啤酒瓶夯你。我在几个地方甚至见过女服务员主动要求你叫她阿妹或者妹妹的。不要叫小姐,我们不是小姐!她们正气凛然地说。

  有鉴于遭遇白眼的频率太甚,为顾及自身安全,我后来索性省略了称呼。但这是行不通的,你不可能永远是一掷千金的“凯子”,日常生活中你总得有求于人。所以我后来用“师傅”称呼过像我一样稀松平常的人,师傅请帮个忙先、师傅,这个月的《故事会》到了没……这样的称呼自然对男性居多,对于女性就不太合适了。一旦碰到文艺圈人士,那就不再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了,这个称呼直接就不能用。你总不能说这是李二狗师傅,写诗的;或者这是张四毛师傅,小说写得好的。太土了,而且句意含混,大家可能听不懂。

  老师这个词,就这样被动地杀进了我的生活。人是适应性的动物,有些概念在特定的环境里,用不了多久你就逐步接受了。你接受之后就能发现它还是比较美妙的,比如老师,它就可能有好多种意思。很世故的长者,你叫他老师,他一定不会反感。人世间称大为尊者有五,天地君亲师嘛。同辈人,若肩膀上没有总经理董事长衔的,没有比老师更合适的称谓了,两个字一出口,他就感觉自己必有过人之处。我比较吃惊地发现,没怎么被公认的或者自诩是文化人的人,对老师这两个字特别受用。这世间还有比不需要成本却可以令人愉悦更美好的事情吗?这年头还有谁会主动承认自己没文化吗?你说我没钱,可以;你要是敢讲我没文化,我跟你拼老命!我猜这就是老师一词特别流行的原因。

  因此,但凡我称谁为老师,必然出于恭敬。比如我称国际巨星张娜拉为老师,那是因为张老师歌唱得好、戏演得好,汉语说得实在地道。再比如我称郭敬明为老师,完全因为郭老师的小说写得那叫一个好,常常令我悲伤得逆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