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析读]: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鼓励广大青年要勇于创新创造。其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语出儒家经典《大学》。这是古人描绘君子追求梦想,不断完善自己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强调不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是人们追求新事物营造新气象的崇高品德和人生境界。
“苟日新”是一种勇气。“苟”字在文言文中意为“如果”,如果可以,就要每日求新,就要勇于创新创造。《尚书》中的“做新民”,强调要造就一代自新的人,指出“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就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周易.系辞上》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意思是:拥有万物叫做伟大事业,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习近平在讲话中进一步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日日新”是一种状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内在的自强不息,一是外在的学习创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反映了一种民族性格,彰显独立自主、自尊自强、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论语》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求知为愉悦,把学习看作充实自己、不断前进的重要途径。程颢、程颐两兄弟的《二程集》阐述“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则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讲的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日日新”激励人们求新于当下,今日事今日做今日毕,每日以积极进取之心对待之。
“又日新”是一种追求。脚踏实地固然重要,心中还当存伟大梦想。二者统一于学习实践之中。“又日新”,在于实而不在于虚,梦在于追而不在于幻。一日复一日,日日何其多。此日非彼日,新了还要新。这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追求进步。日新日新又日新,追求追求再追求。每天的改变,是从常学常新的实践出发的。既有梦想,又有奋斗,才是改革开放之原意,与时俱进之根本,科学发展之要义。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都是人才日新之果。日新,才能传递青春之正能量;日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