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晚,夜幕四合,宁远县太平镇远近村落灯火明亮。晚7时,该镇坪石头村37岁村民欧阳植竹丢下饭碗,拿着“拜年笔记本”匆匆出了门。记者看到,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地写着:“陈亮斌,30岁,本村人,广西农学院农艺专业毕业,现任广东东莞富仁公司业务主管;乐鹏,37岁,本村人,2008年起在广东东莞种蔬菜,有种植、管理经验,会驾驶耕整机;欧阳慧,42岁,岭头源村人,2005年起,在县工业园兴旺制衣厂任会计……”记者数了一下,记着66人。(华声在线2月6日讯)
春节是团聚的佳节。这个农庄的老板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抓紧抓好这一宝贵的机遇,拜年挖人才。欧阳植竹说:“我从2008年开始规模种植百合、淮山、葛根,到2012年,种植面积发展到5000亩。现在,越发感到急需专业种植、管理和财会人才。这不,趁着大伙回家过年,想把本子里的人‘挖’过来。”
发展家庭农场,这是党中央的好政策,允许土地流转,让农村耕地发挥整体优势,扩大生产规模,这样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欧阳植竹有开拓精神,家庭农场办得好,办出了特色。他瞄准家乡人才,确实是好办法,让本地人才物尽其用,留得住,靠得住!如何吸引人才?他有自己的主意。
欧阳植竹和记者走进本村陈亮斌家。欧阳植竹客气地给比自己小7岁的陈亮斌拜年:“老弟,给你拜年了。”“哪敢!老兄,先给您拜年才是。”不等落座,欧阳植竹迫不及待直奔主题:“老弟,开春到我的农业基地干吧!工资待遇保证比你在广东高10%。”陈亮斌有些心动,却犹豫不决。欧阳植竹看出他看中的不是眼前的工资待遇,而是将来的发展。于是,果断表态:“只要干得好,可给予基地股份奖励。”
如果说在本地农庄能得到比广东省打工的更大效益,相信“孔雀不会东南飞”。在家乡打工,可以很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的难题,还能发展地方产业,服务乡亲,真是十全十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欧阳植竹这样的农庄老板,不仅是自己出类拔萃了,发家致富了,还能解决农村人就业问题,还能解决过去的系列难题!欧阳植竹的拜年挖人才,实在是新春新闻新貌,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