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胡学政)基层公务员在2014春节后普遍吐槽,因单位不再发放隐性福利和年货,甚至有公务员说“连吃个苹果都要自己掏钱买”。从孩子入托到福利分房,数十年前国家机关“单位办社会”“机关办社会”的大包大揽式福利待遇,已成历史,公务员福利制度渐入法制化轨道。(2月12日大河网)
近段时间以来,对公务员的评说纷纭,有许多合适的和不合适的评论,有近乎疯狂的评说。笔者是一个公务员,在公务员的福利待遇问题上一直觉得是生活“步履艰难”、待遇不合理,要想买房,就得四十年不吃不喝。可是社会上为什么有对公务员的一些妙想呢,我想原因有三,一是有些有权的公务员有着令人艳羡不已的福利待遇,有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收入”,和已触犯法律的“黑色收入”,可是这些人在一个单位也就是那么一两个人,旗下的几十号人也只有规规矩矩的工作,规规矩矩的领那份死的工资。这些公共权力被那么一两个人用尽,极力贪腐之能事,不仅自己享乐、而且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共享“公务员”的福利,公车成了私车,饭店酒楼成了自己家的厨房,这些人的腐败、贪婪、霸占,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了社会公共利益、阻碍了干群关系,于是“公务员”腐败、贪婪、蛮横,高待遇、高福利在人民群众的印象及其坏到家。真是害死了大多数公务员,苦了大多数公务员。
二是有些单位有权有钱,相比较其他单位来说福利待遇要高。可是这也是一些掌权、管钱的部门,在一个县市也就那么几个单位,这些单位逢年过节的发发水果、食品,购物卡之类的也不在多,不得不说,这些单位“福利好”已经成为了公务员的标志,成为了人们对“公务员”一词理解的共识。
三是有些企事业单位福利待遇确实好,年终奖、岗位目标奖、任务分红奖等等多如牛毛。一次领回来几千上万,多的几万,在老百姓心目中,这些人是干部,是吃国家饭的,也是“公务员”,于是乎,公务员待遇高、福利好在老百姓心目中形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词眼。这些黑锅背在真正的公务员身上,福利待遇却没有。
笔者认为,群众之所以对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不满,不外乎以上几个方面,党中央的“禁止”、“禁令”确实大快人心,有一个段子说得好,说的是领导检阅:现在走过来的是基层公务员方阵,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学习型队伍,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由执法机关向服务型弱势群体的转变。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他们毅然放弃了规范执法。现在他们走过来了!他们身穿制服,头戴八条禁令,脖子上围着五个严禁,脚踏三条底线,肩扛各种考核指标,左手捧着党风廉政责任制,右手捧着目标任务责任书,腋下夹着各种业务考试复习题,兜里揣着各种心得体会、年终总结、自查自纠报告、领导讲话材料。他们精神抖擞,喊着响亮的口号:“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向国家要待遇,不给领导添麻烦”。走过主席台,领导问候:“同志们好”公务员方阵回复:"坚决服从领导指示”。领导:“同志们辛苦了”公务员方阵整齐洪亮的回答:“坚决不要涨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