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公司“生病”为何让乘客“吃药”?

邵阳新闻在线2014/02/16 10:43:12 分享到

  2月7日,市民卫女士在乘坐公交车时遇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60岁左右的大妈和一个约4岁的男童抢座位,因男童先坐上,却不料这位大妈直接坐在男童腿上,还满嘴脏话的说没教养。男童家长觉得很无语。(2月14日荆楚网)

  卫女士将在公交车上遇到的这一幕发到微博上,引起网友们的热议,有指责大妈的,也有指责孩子的。

  公交车上年轻人不给老年人让座的新闻媒体时有报道,老年人有的破口大骂,有的还动手打人。舆论也谴责年轻人不孝道。其实,让座靠的是自觉自愿,逼着人家让座有些不合情理。乘客有让座的义务,但没有逼人让座的权利。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尊老的表现;不让也没有错,因为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肩上扛起三代人的重担,他们的内心比谁都虚弱和劳累。再说,每位乘客出了同样多的车费,坐个座位没有错。

  错的是公交公司。乘客与公交车是纯粹的临时性的雇佣关系,这种雇佣关系是利益平等的。简单说,就是乘客花钱买公交车的短期使用权。如果乘客买了票,上车后没有座位,就是权益受到了损失。这种损失应该由公交公司来“赔偿”,以“让座”的方式“转嫁”于乘客,显然不公平。

  有些公交公司尝试了一些“赔偿”方法——乘客在公交车上主动向老、弱、病、残、孕等特需乘客提供帮助一次,司机发一张“文明乘车卡”,乘客凭卡可免费乘坐该公交车一次。尽管如此,效果还是不佳。原因何在?因为公交公司“生病”让乘客“吃药”,这病能医得好吗?

  要想医好这病,只有公交公司自己“吃药”,或加大投入,满足乘客需求,一人一座;或在保证安全和乘客自愿的情况下,卖点站票,但要少价;或特设老、弱、病、残、孕等特需乘客专车。

  当然,让座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因为尊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双方要互相尊重,相互理解,不能强迫让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