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落地 文明在手里

邵阳新闻在线2014/02/19 08:59:07 分享到

  垃圾,是个观感不洁的词语。如果前边再加上“乱扔”二字,便令人不齿。因为“乱扔”出之于手,所扔不只是垃圾,更是扔了文明,丢了形象,所以说,文明与否出自各自的手中。

  随手乱丢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不仅污染环境,埋下疾病传播隐患,威胁健康,而且糟蹋城市形象,影响发展,很可能导致文明的坍塌。道理绝大多数人都懂,身体力行却很难。报载,国人游新加坡,公共场合用中文写了许多“不能乱扔垃圾”等提示牌。这不是纯粹针对中国人吗?因而感到很气愤。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如此不知羞愧,哪有文明卫生意识?听说,有人去了本国某市,那儿严禁乱丢,回到了本市,口袋里还藏有餐巾纸包裹的烟蒂,随手便扔了。同样,有些人在大街上且走且吃,果皮、纸屑、瓜子壳随手扔,“潇洒”又“惬意”,而在自己家里,却点点点滴滴放进垃圾桶,讲究又谨慎。这只图自己方便,不尊重环卫工劳动,折射出公德和文明素质的缺失,尤其无视与自身利益不直接相关的公共领域,是一种人性的自私,是公共归属感的缺失,更是社会责任与公共意识的缺失。

  公共自觉意识和公共归属感,除了有效的教育培养,恐怕还少不了严厉惩罚。在德国,实行明码标价,如乱扔旧报纸会被罚款80马克。在美国,第一次乱丢垃圾,处100美金罚款,还要清扫路边垃圾8小时。在日本,对乱倒垃圾者,最严厉的是处5年以下拘役、罚款1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70万元)以下,处罚极其严厉。要惩治不文明的手,不妨借鉴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

  切实摒弃乱扔乱倒垃圾的陈规陋习,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必须有个行为转变过程。这就是首先由“不敢——让人惧怕处罚”,再到“不忍——让人看到环境变整洁了不忍心破坏”,进而“不想——让人真正懂得有责任践行文明行为”。愚以为,如此能一抓到底,持之以恒,市民必定会力争做文明、卫生、环保城市的建设者、维护者和监督者,真正用自己的责任、爱心和行动,浇灌出城市的文明之花、幸福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