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朴素与学校的味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邵阳新闻在线2014/02/20 09:27:19 分享到

  读《湖南教育》1月A版“教育随笔”专栏的两篇文章后,拍手叫好。这两篇文章的作者一个是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校长李镇西,一个是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校长范秋明。

  李镇西,男,四川乐山人,1958年8月生,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自1982年从教以来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他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在数十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教育文章数百篇,出版著作十多部,其著作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199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基卡娅赞誉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范秋明,1962年出生于湖南宁乡。湖南省特级教师,国家教育部校长培训专家库专家,全国优秀校长,湖南省人民政府督学,湖南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生导师,湖南省特级教师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中小学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湖南省校史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楹联学会理事,湖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湖南省第十届党代表,多次立功,多次被评为省、市、县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有数十篇论文获奖和公开发表,在省内外做专题学术讲座数十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校长办学的哲学思考与实践》、《秋月明言——范秋明教育随笔与访谈》等多部著作公开出版。1981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宁乡七中、宁乡四中、宁乡六中任教高中语文,先后担任过宁乡六中副校长、宁乡县教育局普教科长、宁乡县一中校长、宁乡县教育局局长等职。现任长沙市明德中学校长、长沙市达材中学董事长。2010年2月兼任海南省儋州市一中校长。

  李镇西的《教育为谁》和范秋明的《学校的味道》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主张教育要讲究朴素。李镇西主张“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常识,面对我们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坚守良知。”这样的观点确实朴素,最原始。他对一些学校喜欢提出的“创新”“特色”“品牌”,却不太感兴趣。李校长主张的改革,不是为了“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形象”“扩大影响”,他只想到“为了我们的学生”。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李校长的学校朴素到什么程度?没有口号,没有标语,甚至于许多学校有的“校风”“教风”“学风”之类都没有,没有上级领导来学校的照片和题词。做到这样朴素,谈何容易?!

  范秋明先生主张的学校味道,非常有见解。他也主张学校有朴素,有特征。他认为:“学校不是宾馆,不需要豪华富丽;学校不是公园,不需要堆砌太多的假山亭榭;校长办公室不是经理室,不需要大空间、豪华装修和老板办公桌椅。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应该以方便师生学习生活为原则,以更适于人静心求学、讲学为原则,以更适于陶冶人的心灵为原则。它应该是朴素而又雅致的、丰富而又统一的,这是一所学校外显的气质。”

  范校长主张的学校的味道,与李镇西的朴素,不谋而合。范校长强调:“在一个教育变得功利和肤浅时,我呼唤这样一种醇厚的学校味道,真诚而又本色的学校味道。”

  读了教育界两个杰出人物的治校方略,相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会受益匪浅的。教育为了谁,确实不是为了媒体关注,不是为了应付领导,教育是为了教育本身。让一所学校具有学校的味道,师生才会真正获得幸福。

  两个全国知名校长的大作,让我联想到了春节期间收到的一件礼物。去一个亲戚家拜年回来,她打发我一箱“水晶富士”苹果,包装精美,苹果一个一个包裹的,然而,让人大吃一惊的是,打开包装,苹果又小又不好看,表面斑点多,吃的味道也不是富士味道。

  联想到李镇西的教育朴素说,我不由想到一些学校的教育,是否与出售这箱子装的苹果一样,只讲外表,不讲朴素,这样的教育虽然扩大了形象,提升了知名度,又有什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