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性教育”戴个“防护罩”未尝不可

邵阳新闻在线2014/02/24 16:49:17 分享到

  据《华西都市报》消息,新出台的《泸州中小学安全行为“十不准”》中规定,不准别人触摸自己的私密处。消息发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赞同者有之,嗤之以鼻有之,更有网友发出“雷语”说“节操掉了一地”。

  笔者认为,“隐私”成为十不准,无疑是给“性教育”戴上安全“保护罩”,正视性教育首先就得正视私密处,“十不准”的出台让正视性教育踏出了实际性的一大步。

  现在的中小学,大部分学生辨别能力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加之相当一部分家庭监管教育不到位,他们往往容易成为被侵犯的对象。打开电视、网络,不时爆出的校园性侵案难道不令我们惊心吗,不值得大家反思吗?

  保护学生安全,是学校最大的责任,泸州市教育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要作出这种规定,是出于保护未成年人安全行为的考虑,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保护学生不被性侵更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性教育不再是“羞答答的玫瑰”,已逐步进入人们视角,登上学校教育的舞台。要保护,就得先教育,要教育,就得打破传统,让学生先识到“私密处”的重要,从而学会自我保护。

  其实,在国外,早就有许多国家关注儿童的性保护问题,英国在《儿童十大宣言》就提倡“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泸州做法与其别无二致。以往正因为受传统保守习惯影响,对性教育遮遮掩掩,孩子们在懵懂之中对“私密处”重要性认识不够,更不会识“狼”、防“狼”,才让“恶狼”性侵屡屡得逞。

  让孩子尽早接受性教育,使他们坦然地接受健康、科学的性教育,更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制定“十不准”,仅仅只是给“性教育”戴上小小的“防护罩”,也许,泸州的做法并不成熟,但他们勇敢的在性教育和性保护领域踏出了一大步,值得大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