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就业之本”传递民生关切

邵阳新闻在线2014/02/25 09:59:46 分享到

  眼下,随着各地“两会”的陆续圆满结束,各级政府201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也新鲜出炉。纵观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纷纷将解决就业问题列为一项重中之重的民生工程,充分传递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情怀。当然,要想不折不扣地解决好就业问题,既要让每一位劳动者找到合适的工作,更要让大家能够在本职岗位上体现出自身价值等,需要各级政府付出更多的努力。

  公众皆知,让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劳动力创造价值,这不仅能够直接为百姓带来收入,而且,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让百姓在劳动过程中有成就感。

  革命先人李大钊曾经就说过:“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因此,当各级党委、政府着力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安排合适的就业岗位后,大家不仅可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充分贡献力量,同时,对于助推社会的和谐也意义重大。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们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能够为劳动者带来诸多的快乐。

  各级党委、政府多措并举,着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群众的就业难题,着实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情怀。这几年来,我们欣慰地看到,随着各级政府对于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各地的就业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在就业率提升的过程中,公众更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多费心思、多下功夫、多想办法,不仅要全力增加就业人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科学运作,全力提高群众的就业质量。

  在提高群众就业率的同时,着力提高群众的就业质量,就是要让广大劳动者能够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既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也能够更大程度地体现自身价值。理想的工作岗位,不仅能够体现人的价值,而且也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群众的收入。着力提高群众的就业质量,就要为群众在工作当中建立完善的工作关系,按照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让他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从而得到更多实惠,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