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滨州的北镇中学作为省重点中学,其高一年级采取了一项创新举措,邀请学生家长轮流到校对学生晚自习督导、检查,感受孩子在校学习的环境,借此加强家校互动,共同促进孩子学习。(3月13日《齐鲁晚报》)
对孩子的教育确实需要家校互动,但家校互动,并不是晚自习请家长来校督导、检查,而是学校要通过家访、电话、短信等形式主动与家庭联系、沟通,或家长主动向学校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反馈孩子的在家表现。
校方说“此项举措是应众多家长的要求搞起来的”,这恐怕难以自圆其说。一是家长没有这样的“闲暇”,白天要工作,晚上还有很多的事务要处理,哪里还有时间来学校督导孩子自习?就算晚上有时间,一般离学校很远,家长下班后“坐飞机”来督导孩子自习?二是大多数家长对高中课业难以辅导,还谈何检查?就算是高中老师可能也只能辅导他所教科目,其他科目可能也难以辅导,更何况一般的家长?再说,家长晚自习来校督学就能“促进孩子学习”,那白天请家长来上课,孩子的学习不是更进步?
学校这样做,可能是因为高一学生刚进校不太好管理,所以请家长自己来管理。这不是空穴来风。前段时间就有“孩子上课爱讲话,多次惩罚不见效果,班主任就通知所有家长去学校陪孩子上一堂课”的报道。如果真是这样,说明老师工作方式粗糙,工作方法简单,学校管理者无能;同时也说明学校对学生太不负责任,视孩子的前途如儿戏。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不只是一句口号,它要求教育者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生有“问题”,学校要解决,或与家庭沟通共同解决,绝不能把“问题”抛给家长。教育是项“育人”工程,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既要勤“管”,更要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