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谢建中)众所周知,汉语是我国的母语,但由于国人的忽视,目前,我国母语的地位日趋弱化,呈现出边缘化状态。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国外对学习汉语越来越重视,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人员越来越多,使用、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近1亿人;外国开设的汉语课程也越来越多,有约100个国家在各级各类教学机构中教授中文课程。而国内对学习汉语越来越淡化,专心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少,专门开设汉语课程的大学也越来越少,汉语的地位遭受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但对学习英语越来越热门,努力学习英语的人数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达到3亿,接近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人数的总和;就英语专业而言,从解放后为数不多的英语专业学校,猛增到目前的600所左右,这么强大的英语学习队伍,令人汗为观止,更有甚者,英语考试可以决定国人的一生,从少儿英语考试到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职称考试等,每一次考试都加深了国人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而面上国人的母语水平考试少之又少,英语教育淹没了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教育,身为母语环境下的中国学生怠慢了母语的学习,母语的学习在高中阶段就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青少年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下,吃着洋快餐,开着洋车,住着洋房;过着情人节、圣诞节。西方文化在不经意间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理念,我国的母语及母语文化处于历史的边缘状态,这种状态令人担忧,如果不加以纠正,后果将不堪设想。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汉语的法定地位和汉语的传播有关。在国际上,汉语具有较高的法定地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虽然缺少流通度、认知度难以与英语相比,但随着国家民族的强盛和时代的发展,汉语将来一定会逐渐取得世界范围的社会地位和心理地位。在国内,汉语的法定地位是明确的,也制定了保证汉语普通话地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遗憾的是缺少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使某些人或某些机关不顾政策法律规定,自行其事,严重损害了汉语的形象,干扰了汉语的传播,也动摇了汉语的法定地位。对国人来说,汉语除日常交际需要外,没有更高的要求。高考要求不高,大学基本不考,找工作基本不用,出国更不需要。大学除中文系外,也基本不学汉语,只有几十课时的大学语文也难以维持了。除新闻部门和教育部门要普通话证外,很少有用人单位还要汉语成绩。这些都淡化了汉语的功能,影响了汉语的地位,降低了汉语的声望。再加上一些有声望的部门推崇英语,轻视汉语,不断地强化英语地位,扩大英语的传播功能,同时淡化了汉语的地位和功能,甚至有人喝了点洋墨水就骂起汉语祖宗来了,竟然有人提出“以英语完全取代汉语”的想法,致使有些国人说话语无伦次,写文章没有条理,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顺,用词牛头不对马嘴,语法一窍不通,汉语的弱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
我国的汉语是联合国承认的六种语言之一,在国际上地位很高,影响很大,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各种文化艺术的传播离不开母语,国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母语,各种报刊杂志、网络媒体都离不开母语,世界文化的沟通、交流和研究也离不开母语,母语的作用不可估量。学好母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我们学好数、理、化、史、地等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增强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能力。使我们讲话能够做到出口成章,做事能够做到有条不紊,既然母语的作用这么大,母语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么高,那么,拯救母语及母语传播的尴尬局面已经势在必行,不可等闲视之,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重视。
一是要求国人从思想上认识我国母语的重要性。母语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化交流的工具,也是传承我国历史文化的基石,学好母语并不是简单地说好中国话,还要学会写字,学会写文章,学会总结经验,学会传承文化和研究历史。从更深层次来讲母语是对我们中国历史的一个简单概括。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但要学好母语,更要精通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挺直腰杆、鼓起勇气向全世界来传承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是用实际行动拯救母语。改革高考制度,给母语加分,给英语减分。最近随着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的新闻播出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的说,改革是一种错误,是一种退化;也有的说英语分值的降低,将会大大降低出国的比例。但传出更多的声音却是:早就应该这样改革了,只有学好母语才能精通一切,母语才是一切学科的基石,连母语都学不好如何才能读懂中国历史?所以作为一名中国人,不要好高骛远、崇洋媚外,降低英语分值不是与外国脱轨,而是用另一种形式将英语社会化;提高语文分值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掌握、巩固我国的文化历史。只有学好母语才能更好的研究历史、传承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出国门把我们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三是在中小学中加强汉语教学,注重语言教学,写好文章,积极推广普通话,努力写好三笔字,重视语法和汉语拼音的教学;在大学也应该把汉语作为必修课来学习,不能作为选修课来完成,汉语水平通过考试也要达到一定的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脑已经完全代替了现在人们的手写功能。最典型的就是在众多招聘会上,看一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填写的简历,真的是让人唏嘘,拿到他们的简历心里会想:难道这就是一个大学生写出来的字吗?如果说比不上小学三年级学生写的字似乎有些夸张,但却是写出的字不敢恭维。字如其人,如果一个大学生连自己的名字写的都轻飘飘没有力度,如何来相信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否踏实肯干呢?另外,媒体书刊、经典文集都要采用母语出版,积极推广和使用母语从事各种文化和科技创新活动,希望通过国人对母语的学习和推广,进一步把母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