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树立好干部形象

邵阳新闻在线2014/03/25 08:36:40 分享到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基层公务员身处一线,工作繁杂琐碎,和普通群众联系最多,本应充当“连心桥”的角色,却扮演了“夹心饼”的尴尬,俨然一副“哑巴吃黄连”的模样,自身形象也越描越黑,此种现象值得深思。

  一件实事胜过百句口号,关键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大部分基层干部工作条件不能说不艰苦,工作态度不能说不认真,但是往往“费力不讨好”,老百姓意见很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工作方法不对头,根源就在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解决好。有些人动辄拿着鸡毛当令箭,遇到事情就生搬硬套搞“一刀切”,看似刚正不阿,实则不近人情。有些人擅长讨好卖乖,解决问题只知道“拆了东墙补西墙”,看似“药到病除”,实则后患无穷。最终结果都是把问题越搞越复杂,导致群众的积怨越来越深。

  刚正不代表刻板木讷,刚正就是要从严要求自己不懈怠,坚持原则立场不含糊,履行程序规则不变通,牢牢扎紧自家篱笆,稳得住心神,抵得住诱惑。然而,刚正不等于捧着上级的政策文件“照葫芦画瓢”,死抱着过去的坛坛罐罐不放手,而是要始终将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最大程度立足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详尽具体的方案措施,创造性地推动工作,有效避免“上下政策一般粗”。刚正也绝不是“六亲不认”,决不能漠视群众愿望诉求,拿一些所谓的“土政策”当作回避责任的“尚方宝剑”,借“规定”之名而行推诿扯皮之实。面对老百姓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不管事情大小,不论权责范围,都要真心和他们交流,尽心替他们考虑,诚心为他们“跑腿”,竭尽所能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真正把群众当亲人。

  柔韧但不能一味奉迎。所谓柔,就是在群众面前弯得下身子,能够带着感情和群众打成一片,开展工作善于独辟蹊径,做到像水一样收放自如。然而,柔韧不代表懦弱胆怯,面对不正之风要敢于动真碰硬,凡事能够不计个人得失,切实做到履职尽责“不唯上”,大是大非面前不做“墙头草”和“应声虫”,涉及到原则立场问题,再细小也不能消极退让,一旦遇到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来头再大也要敢于站出来说话,不怕得罪人。柔韧亦非无原则的忍让和包容,对待一些胡搅蛮缠的人和事,要深刻分析前因后果,义正词严进行答复回应,绝对不能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抱着“打擦边球”的侥幸心理,靠出卖原则换取一时的风平浪静,做有损党和国家威信形象的“地下买卖”。

  至刚则易折,至柔则显媚。基层干部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和实施者,既要锤炼“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硬气,又要饱含“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温情,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做到刚柔相济,方能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赢得群众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