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开始,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说明对幼儿的教育非常重要。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幼儿园,幼儿园有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的一切财产均属公有,园长由教育局任命,建设经费、办公经费、教师及保育员工资均为财政拨付;民办幼儿园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办的幼儿园。不管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各有其优缺点:公办幼儿园由于经费充足,在硬件设施方面比较有优势,且收费较低,师资力量雄厚,伙食、卫生和保健工作都做得较好,但幼儿教师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而民办幼儿园教育理念更新颖,乐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软件设施更为完善,,且幼儿教师的服务态度和课程设置都较好,但收费昂贵,管理比较混乱,有唯利是图现象。
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发现,目前我国的幼儿学前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办园水平参差不齐,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教材五花八门,各行其是;幼儿教师的培养严重不足,呈现后继乏人的严重局面,公办园教师队伍老龄化则越来越突出;身体残疾、家境特困、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幼儿在教育上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公共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学前教育体系不完善。
为了形成公、民办幼儿园的竞争机制,使幼教事业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合理化。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多创办一些合格的公办幼儿园,让公办幼儿园逐步代替民办幼儿园。因为公办幼儿园有二大优势:一是幼儿师资有保证。一般而言,公立幼儿园的幼教师资都是招聘的幼儿教育专业的大、中专学生,而且要通过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是合法的幼教师资。她们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掌握了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熟悉幼儿教育的知识内容,逐渐积累幼儿教育的经验。幼儿教育的理论与教育经验相结合,使得公立幼儿园的师资有保证。二是幼儿安全有保证。公立幼儿园通常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部门,是公益、福利事业,享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各种补贴,幼儿的营养饮食既健康又安全,家长比较放心。
二是适时修改《义务教育法》,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没有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是由于:(1)我国综合国力的限制是根本原因。主要考虑到财政支出太大,国家负担不起;(2)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不足,对幼儿教育投入低;(3)当前民办等其他性质的幼儿园比重大,改造困难;(4)我国幼师师资力量有限。我国的幼师资源,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对幼儿教育进入义务教育轨道造成了阻力。同时,幼儿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全省95%以上幼儿教师为女性,男性教师稀缺。国家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把幼儿的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全面完成学前教育的布局体系;从上到下建立一支监督管理幼儿教育园所的专职队伍;以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来确保幼儿教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另外据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来自重庆市的全国政协委员严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应适时修改《义务教育法》,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显示,全球幼儿教育毛入园率为37%,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国家达到了75%以上,中国为40.75%。严琦委员介绍,目前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不少国家已经把学前教育视为民族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的义务教育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