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要树文明新风

邵阳新闻在线2014/04/04 10:22:50 分享到

  清明节将至,记者从长沙各大墓地陵园了解到,这几天前来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而各墓地陵园除了跟往年一样提供免费茶水、志愿者引导和鞭炮换鲜花等服务外,还纷纷推出了新的惠民举措。(华声在线4月2日讯)

  清明节是纪念先烈、先辈的节日,全民行动,自觉自愿性最强。在这个祭祀的节日里,长沙各墓地陵园推出了惠民措施、环保措施,让人拍手叫好。

  例如,金陵城市墓园近几年推出了多项惠民举措,最近在骨灰寄存楼外出示了一个告示,针对全市低保户、特困户、7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除祭祀基本费用。虽然一次只有5元钱,但对这些特殊群体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纪念先辈是应该的,关怀活者更是应该的!

  潇湘陵园为更大力度地促进市民采取文明祭祀行为,推出了“鞭炮换鲜花”的升级版,将清明文化、环保意识与传统美德相结合,发起了一个“心存善念,老有所衣”的公益活动。在4月5日-7日活动期间,市民携带的鞭炮交给陵园工作人员进行环保处理,潇湘陵园将以该市民的名义捐赠善款50元,同时回赠绿丝带、鲜花、礼品及证书,所有募得的善款将全部用于购买衣物、食品等物资,捐赠给敬老院。

  花费大把的现金,购买一些实在没有意义的“礼品”,一把火焚烧了,先祖们真的“收礼”了吗?这是无法调查清楚的。但这样的焚烧,给自己造成的负担,却是实实在在的:

  2013年,乌鲁木齐东山公墓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每年清明期间,一些市民在草坪上烧纸,在树上放炮,甚至未等明火完全熄灭就离开,草坪葬区和树葬区的草和树都“很受伤”。每天晚上,祭扫的市民离开后,工作人员都要给树和草皮大量洒水,担心把树烧死,引发火灾。

  据了解,每年清明节期间,东山公墓每天产生的鞭炮纸屑和纸灰约达10余吨,需动用拖拉机和卡车运送垃圾。垃圾中还有大量市民带来的供品,按每个灵位半公斤供品计算,东山公墓6万多灵位,清明节约产生30吨垃圾。

  不止是随处烧纸放炮,每个墓碑前都残留着糖果、肉、酒等祭品,由于天气比较热,有些食物已经腐烂,散发着刺鼻的怪味。尽管墓区的显著位置张贴了“只带思念来,不留垃圾走”等十余块文明扫墓温馨提示牌和横幅,但很少有市民把祭品带回,大多都留在墓碑前任其腐烂。

  城市如此,农村更可怕。每年清明节成了农村山火爆发的高潮,是扑火最繁忙的时节,是乡镇干部最担心的时刻。

  人死了,还会有消费吗?唯物主义是不相信的。人死为泥!这是客观规律!后人在先辈的坟墓前祭扫,只要有一个心意就行了,一朵鲜花、一个敬礼就足够了。不文明不安全的祭拜,死者不安,生人更不安。曾经跟随我们的陋习也该摈弃了,让清明真的文明起来,让大家有安全感,真正无后顾之忧,才是有意义的祭祖。一次祭祖,不仅是对先辈的怀念,还是一次生动深刻的教育活动,要让下一代耳濡目染好的文明风气,传好接力棒。

  传递社会的正能量,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树立新风,祭祀之节要落实,就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吧,以模范行动教育和打动人,让清明传递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