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真意见,才能找到真问题;找到真问题,才能开展真批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市县机关将陆续进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查摆问题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只有找准找实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对准病灶、治病救人。“聚焦四风找问题”“不散光跑偏、避重就轻”……日前,中央领导的讲话可谓是一语中的、切中时弊,为查摆问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打预防”“敲警钟”。
找问题容易,找实找准问题难。从第一批活动查摆问题和第二批活动边学边查情况来看,一些地方查找问题中的“问题”也不少。具体细说起来,就是患了“四种病症”:“散光症”,查找问题不分轻重、不论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找出的问题杂乱无章、没有重点;“虚浮症”,习惯浮在表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只找表面现象、不究根本问题;“跑偏症”,查找问题偏离方向、偏离重点,找出的问题与事不对接、与人不符合;“避重症”,只找小毛病、不查大问题,纠缠于细枝末节,避重就轻、虚晃一枪。总之,查找问题没有真正聚焦到“四风”上。
聚焦“四风”找问题,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查找问题之所以聚焦不到“四风”上,说到底还是缺少直面问题的勇气。有短处总不想暴露、有脓包总不敢挤破、有家丑总不愿外扬,如此藏着、掖着、盖着,又怎能聚焦到“四风”问题?聚焦“四风”找问题,必须要有“向自己开刀”的勇气,紧紧盯住“四风”,什么问题突出就查找什么问题、什么风气恶劣就整治什么风气,自我揭短、自我亮丑、自我解剖,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胆识,咬定四风、不除不快的韧劲,挖毒瘤、挤脓包,反四风、树新风。
聚焦“四风”找问题,要有分层分类的方法。聚焦“四风”找问题也是一个“技术活”,必须讲求方法。如果市、县、乡各部门单位不加区分,查找问题的要求和内容搞“齐步走”“一刀切”,用一套模子去“框问题”,必然查不准、找不实。要坚持分层分类找问题,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单位,分别提出查找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一级有一级的查找方向、各单位有各单位的查找重点,真正使找出来的问题与事对接、与人见面,防止大而化之、笼而统之,问题不聚焦、实际难相符。
聚焦“四风”找问题,要有敞开大门的态度。“四风”问题群众受害最深、感受最真,也最有发言权。问题找得准不准,要由群众来“会诊”。聚焦“四风”找问题,要请群众来参与、来聚焦。要敞开大门找问题,真心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最难、最盼、最怨的问题收集起来、提炼出来。要让群众当裁判,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公示公开,请群众“会诊把关”,那些问题最突出、最要害,那些问题散光了、找偏了,让群众来评一评、选一选、把一把,真正使查摆出来的问题聚焦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四风”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