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姓”党为民 农村发展才靠得住

邵阳新闻在线2014/04/28 15:07:52 分享到

  当前,各地村支两委都在忙着换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村民们参政议政的热情也前所未有的高涨,那么,如何选出一位热心公益事业、能够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村支书无疑是眼下农村民主生活的重中之重。

  大厦的高度在于基础的牢固,农村安则天下宁,村支书这个共和国党员职务序列中最“小”的书记,却是关系到国家政局稳定、干群关系亲密度、群众满意度的关键人物。

  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期、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笔者浅陋的以为,农村发展要靠得住,村党支部书记必须要"姓"得过。

  首先,村支书要姓"公",为人要公道,做事要公正,评事要公平,谋事要公心,村务要公开。公道之人树正派风气,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分好蛋糕不仅是学问,也是考验,是国家对村干部的考验,也是群众对村支书信任度的考验,没有一位公道正派的村支书,只会让好政策流于形式,惠民资金落入个人腰包。

  其次要姓"合",支部要合作,村民要合心,发展要合宜,道路要合适,才会有合力。团结产生力量,农村发展需要发动群众的智慧、大家的力量,村支书要与群众讲的拢、合得来,要成为破解难题、发展共赢的“粘合剂”,成为解纠纷、排民忧的“磨合器”。

  1978年,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在村支书的支持下,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再次要姓“带”,带头遵纪守法跟党走,带领老乡寻脱贫之策,带好致富路、带上发财车、带进幸福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优秀的“领头羊”能带领一方百姓致富,当年正是支书吴仁宝带领大家办企业、修马路,才有了今天“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华西村。

  但是,村支部书记最重要的还是姓"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主力作用。政治信仰决定发展方向,我们许多农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有了小城镇的规模,老百姓也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但是农村卫生差了、环境污染重了、空巢老人多了、社会治安乱了……这就需要一名敢于担当、思路清晰、政治坚定的村支书,才能够站出来挑起公益事业的重担,破除只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发展“怪圈”,带领大家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