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副科 不可“一味笑骂”

邵阳新闻在线2014/05/04 16:45:03 分享到

  4月26日下午,位于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前的广场上,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一男一女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着鹳雀楼倒头便拜,以求在退休前落实个副科级待遇。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鹳雀楼前跪拜求官者为一对父女,父亲当了一辈子普通公务员,期望能够在退休之前解决副科待遇。此事一经网络曝光,“跪求副科”便成了网络热词,不少网民斥之为“官迷心窍”、“故意作秀”,嘲笑谩骂之声此起彼伏。

  诚然说,这对父女为了“升官”求神拜佛,自是不对。网民对其“为求升官拜鬼神”做法大加批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笑骂”过后,更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那位快要退休的公务员,干了一辈子还是一名“大头兵”。是不是也会觉得“很没面子”?是不是也想在临退之前解决一个“副科待遇”?

  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现实的窘境是,能当到将军的士兵少之又少,绝大数人一辈子只能是一名“小兵”。就以当前基层公务员来说,多数人工作了一辈子只能当一个股长,甚至是科员。退休之前,能有一个“副科待遇”,犹如“跃龙门”一般,可望而不可及。

  今年4月初,就有媒体报道了基层公务员升迁难的问题,基层公务员自嘲患上了“副科病”。确实,大多数基层公务员在“金字塔”的底层燃烧着青春与激情,有的工作几十年还是副科长,因而他们笑称患上“副科病”。数据显示,我国六成公务员扎根基层。大部分基层公务员是在办事员和科员两个级别上走完全部仕途的,约九成公务员是科级以下干部,因此“副科病”并非“危言耸听”。

  当前,我国制度的安排,越往基层级别越低、职数越少,而且职务与职级相挂钩。职务决定职级,职级随职务变化,并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基层一级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公务员,由于其所在的机构行政级别低,晋升空间有限,要达到“副科级”就已经非常难了,相应的工资待遇也深受影响。从这个角度,“跪求副科”与其说是道出了基层公务员升迁的无奈和辛酸,不如说折射了当前制度设计的缺失和弊端。

  根除基层公务员“副科病”,不让干了一辈子的公务员含泪“跪求副科”,必须要在制度上的“动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要尽快试点、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并建立相关考察、考核配套制度,使基层干部公务员在不晋升职务的情况下,只要干得好、有实绩,也能正常晋升职级,享受副科级、正科级乃至副处级待遇。同时,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干部,增加基层干部职数,加大基层公务员提拔使用力度,拓宽干部交流任职的渠道,真正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打破基层干部晋升“天花板”,让基层公务员有干头、有奔头。(作者系涿鹿 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