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考日期临近时

邵阳新闻在线2014/05/04 16:45:45 分享到

  中考,对于每一个初中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转折;对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的家长来说,则是一次严峻考验;对毕业班的班主任老师来说,也是一次庄严的考试。那么,在中考之日即将到来之际,这些考生、考生的家长和老师们在想什么,又在做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于近日对部分应届初中毕业生及其老师和家长进行了走访,从而了解到了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

  学生:既盼考试,又怕考试

  在某居民小区,我们走访了一位姓李的女同学。还未开口,这位同学便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复习资料:《初中数学习题集粹》、《初中语文综合测试》、《初中英语复习指南》……其中一本足有200多页的数学习题集不知被这位女同学翻了多少遍,边角已经磨烂了。这位女同学告诉我们说:这些复习资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是她父母托战友关系从北京、上海等地找来的复习资料。

  据了解,很多学生的父母在孩子面临中考之前,都十分关心孩子的复习,总是千方百计地找一些复习资料让孩子做。正如很多同学对我们所说的那样:“虽然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喊‘减负’,可我们哪敢减呀,离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学校老师布置的练习不能不做,家长额外增加的我们也得做。现在的我们是想玩不敢玩,想睡睡不着,只想快点考完拉倒。”

  在某单位家属院,我们敲开了一位申姓同学的家门,偏巧这位同学的父母外出了。说明来意,这位同学显得有些怨气地对我们说:“这学期一开学,父母就没让我看过电视,一天到晚就知道让我学呀、学呀,烦死人了。”征得这位同学的同意,我们称了一下他的书包:乖乖!七斤四两!几乎相当一枝老式冲锋枪的重量!

  沉重的负担,压得这些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很多孩子每天早晨很早就到了学校,连早饭也吃不上,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已是习以为常的事了。难怪很多同学在我们走访时只是说上一句看似简单、实则充满酸甜苦辣的话:“我们现在是既盼考试,又怕考试。”

  而与此相反,在有一些学生的身上却感觉不到“紧张”二字,而这些同学大多是班里的“尖子”。某中学一位叫媛媛的女同学在全年级八个班中的成绩排名约在七八位,说起中考,她显得十分轻松:“考上重点中学当然是好事,但能不能考上也不是一个人的惟一出路。只要我们努力了,就足够了。”对一些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中考更是有一种独到的见解:“考上重点中学,不一定能说明将来能考上重点大学,更不能说明将来一定能够成才。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没有响亮的文凭,但只要有能力,仍可以立足于社会。”

  老师:围着学生转,家庭抛一边

  我们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在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的时候,各学校对毕业班有采取了很多优惠政策:体育课减少到无法再减的程度,课外活动早已从室外移到了室内,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毕业班可以不参加……即将毕业的孩子们一天到晚不是复习,就是考试。

  不过,面对日渐迫近的中考,最辛苦的要算是老师了。某中学的教导主任对我们说:毕业班的老师们每天很早就来到学校,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回家,家里的事儿几乎什么也顾不上,甚至连买菜的时间都没有,有的老师不得不把自己的小孩送回婆家或托邻居照管……

  某中学的杨老师家住一个颇具规模的小区内,一天早晨她的孩子突然发起高烧,而眼看上课的时间又到了。无奈,她打的把孩子送到娘家,让孩子的外婆打的送孩子去医院,自己则赶到学校。杨老师的爱人对我们讲起此事时,好象还有点“耿耿于怀”:“自从她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后,家里的大事小事从来不操心,酱油瓶倒了都很少扶,这个家简直就成了她的旅馆。”对丈夫的埋怨,杨老师笑着说:“我也没有办法呀。

  班与班之间、校与校之间在中考上存在着一种微妙的竞争,我不多下点功夫行吗?即使这样,我还是担心我的学生们到时考不好,因为现在的考试题目让你根本捉摸不透。”而一位担任初三年级英语教学组长的周老师道出了众多都是的心里话:“作为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考上个好中学,至于说能考上重点中学,当然是多一个比少一个要好,这也是我们老师的最大心愿。”

  正是受这种因素影响,不少学校的老师除多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习题外,还让同学们做大量的练习。某中学教毕业班语文课的张老师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让学生写了8篇作文,其中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体裁和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看图作文等不同的写作形式。而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张老师都逐篇进行批阅,写出评语。

  据了解,为批阅同学们的作文,张老师连续几天都加班到凌晨4点,而他的父亲因病住院他却没时间去看。对此,张老师自有一番道理:“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必须围着学生转,围着中考转。等同学们参加完中考,我对老人多尽一点孝心就全有了,我想老人在病床上也能够理解,因为老人也教了一辈子书。”

  家长:过份的关心=无形的压力

  在我们的走访中,一位姓张的同学对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前两天他到他的同学周某家去借书,正赶上他们全家吃晚饭,而他的同学却眼泪汪汪地面对墙角站着。“准是因为这次毕业考试没有考好。”经过这位姓张的同学指点,我们来到了这位周姓的同学家里。这位同学用颤抖的声音对我们说:爸爸妈妈曾经多次警告过他,“考上好学校,要钱给钱;考不上高中,连汤也不让喝。”这位家长所说也许是一时的气话,但对孩子产生的心理压力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

  不过,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作为家长,总想为孩子们考出好成绩而做点什么,但又有一种使不上劲的感觉,于是都是对孩子的学习都采取“软”功。在我们走访的37名学生中,有34名家长要求孩子保重点中学。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复习学习的良好环境,家长们甘愿做出牺牲:孩子做练习,家长陪着,全家人一律不准看电视,营养品和参考书绝对保证供应……

  正如一位郑姓同学的家长所说:“中考,也算是孩子人生的一次转折,所以这次考试在我们父母的心中至关重要,家里的一切事情自然要为孩子的中考让路。”而另一位学生家长的话也显得十分实在:“作为家长,真想为孩子的考试帮点忙,可实在又使不上劲,除了物质、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外,剩下的就只有着急和担心了。”

  家长的关心与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可在另一方面,却又使孩子们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异样压力。一位刘姓女同学对我们说:不知是从哪天开始,她发现自己的早餐由过去的豆浆、油条之类变成了牛奶、鸡蛋、面包。她正在疑惑,妈妈在一旁说了话:“好好学,争取考个重点中学,将来考上大学,现在多花点钱咱不再乎。”

  这位女同学不无忧虑地告诉我们说:“万一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对得起已经失业三年多的妈妈呀!”这位女同学的母亲对我们说:“女儿从小就知道学习,我们做父母的没怎么操心。唯一的希望就是她能考个重点高中,将来考上大学,找个稳定的工作。可我们看到她那小脸一天天削瘦,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担心孩子的身体吃不消,所以每天都拣她喜欢吃的做,可孩子总是有点不想吃。”

  听着孩子们的心声,看着老师们的辛苦,想着家长们的希冀,我们也象那些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们一样,由内心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压力。但我们又真诚地祝愿这些将要走进中考考场的同学们在剩下的不多时间里,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并注意劳逸结合,在中考中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作者系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袁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