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确实如此,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主席也豪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最终成就伟大。纵观古今,绝大多数成功者都是“有心栽花花才成”,“无心插柳柳城荫”者寥寥无几,所以孙中山先生诚恳的鼓励我们:“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可仅仅立志还是不够。赵括纸上谈兵,志在安邦定国却从未躬行实践,最终战败身死,徒增笑柄;立志不像吹牛,越大越好,它需要人们用躬行去追寻。在当今社会,我们从小就缅古崇今,数不尽的风流人物让我们心向往之,却鲜有人意识到言之易,行之难矣。
陆游在家书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情都没法不劳而获,成功也是如此。在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是一段兢兢业业的奋斗史,是一段默默奋斗的血泪史。大家都知道联想是柳传志先生一手打造起来的,可谁知道他把联想视作生命,付出了青春,热血甚至健康去倾力打造它?
高尔基曾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们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想要实现理想,躬行是唯一途径。
首先,躬行在于恒,在于矢志不渝地坚持奋斗:今年是马年,各种“马上就有”的祝福不一而足,就像一句网络台词所说,大家都希望“过不了多久,就能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可现实却是屡屡碰壁:“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学到的知识不能结合实际应用,你觉得自己是珍珠,可领到只认为你是一个自视过高的沙粒”。
我们渴望成功,为此奋斗,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得了急躁病。其实这主要就在于“马上就有”的心态,而成功不能一蹴而就,它往往建立在一个一个小进步的积累之中。躬行也在于定,在于咬定青山不放手的坚持精神,人们常言“伟人立长志,小人常立志”就是如此,遇到困难就放手,碰到挫折就改目标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如果爱迪生在无数次失败当中放弃了对电灯泡的发明,我们还活在黑暗之中。
如果红军畏惧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历史将截然不同!躬行还在于今:我们都听过《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时光往往就在等待中飞速流逝,机会也在等待中悄悄溜走。要想功在日后,必须躬在当下!
冯仑老师是这么评价我们年轻人的奋斗的:当你二十三四岁的时候,你想得到社会很多评价比较难,这个时候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增强自我,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你要做什么就去做,不管别人怎么说。
我深以为然:与其昂起头展望未来,不如弯下腰默默奋斗。光有理想是不够的,我们要把握现在,积累知识,像一个树苗一样,把根扎入地底,默默吸收养分,要相信,无论风吹雨打,日晒雷鸣。一切一切的痛苦终将转化为营养,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坚持下去,毕竟任何事情需要积累,而伟大,从来都是熬出来的!(作者系湘潭大学 刘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