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给没有公务员解聘的聘任制多点谅解

邵阳新闻在线2014/05/06 15:23:40 分享到

  在深圳4万多名公务员中,聘任制公务员占比近10%。然而在首聘3年期满后,竟无一人解聘。针对“只进不出”的怪相,一些人担心,聘任制改革是否换了外套的“铁饭碗”?(5月5日东南早报)

  按照公务员法规定,机关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随着社会发展,公共管理和服务越来越需要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入机关。然而,首聘3年后,3200名公务员居然无一人解聘。这种现象着实让人费解!聘任制难道会成为另一个铁范围内?

  深圳官方是这样答复的:一是聘任制公务员普遍综合素质较高;二是为了争取续聘,他们工作状况和态度较好,得到单位认可。事实是否如此呢?我想也只有当事者以及官方知道吧。反正,市民的普遍反映是强烈的,大多数人都觉的不可思议,认为里面有猫腻。“试问如果某家私企一次性招聘3200名工作人员,几年下来无人被淘汰,这也有点不正常吧!”笔者估计,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是什么导致群众对这个公务员续聘的结果感到意外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考核到底是怎么进行的,考核的结果是不是有代表性?是不是准确?考核机制是否完善等等。

  据知情者说,当前的考核标准主要就是对“德、能、勤、绩、廉”五个选项打钩。由于参评人也是被评人,基本都会评定对方合格,“只要不犯特别严重的错误,合格都不是问题”。如果是这样,那么结果就会可以预料到的。现行的中国体制,很多种考核都是这几方面,也都是这么进行。大家开个会,在考核表上画上个圈圈,就算过去了。而这种考核还不想一些推选优秀等等,所以大家一般都会画同意票。也不存在竞争什么的,自然在有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大家都是互相“给面子”。

  笔者以为,公务员是不是称职应该多方面考虑,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的公务员,考核时应该多注重群众的意见。当然,聘任制只是一试行,不可能一下子就很完善。任何制度的制定、实施都会经历很多的过程。笔者相信,聘任制终究会更加完善,望广大民众能够多一点了解。(作者系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 秦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