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无论谁家的媳妇生子孩子,左邻右舍总会问一句:“生的姑娘还是小子?”从古至今,不曾有例外。就是皇后生了孩子,宫内的人也会问:“生的是姑娘还是小子?”屠夫的妻子生了孩子,人们还是这句话:“生的是姑娘还是小子?”谁也不会问“是生了个县官还是生了个商人?”哪怕将来这个孩子真的成了县官或商人,当时也不会有人如此去问。就是现在的一些省长们在其出生之时,邻居问的也这句“生的姑娘还是小子?”绝不会有人奔走相告“一个省长出生了。”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讲,一个人在短暂的几十年中,无论离家多远,无论挣钱多少,无论官职多大,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多么荣耀威武,无论多么风光奢侈,无论是好还是坏,其骨子里只不过是个“人”,获得的诸多荣誉、称号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墙上的油漆一样慢慢地剥落。而人一旦停止了呼吸,成为一具遗体时,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则不能再称之为“人”了。因此,我们记住自己只是一个“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对我们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作为人,无论何时何地,总会具有一些优点,如尊老爱幼、爱护公物、热爱公益、热心助人、克服困难、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生活检朴、工作勤奋等等,所有这些,无外乎是仁爱、劳动、创作、交流,而在中国的老百姓嘴里被简洁高度地概括为两个字:本分。
所谓“本分”,有关的辞书词典上有多种解释,归纳起来无外乎三种:一是指一个人的名份或身份地位;二是指本身份内的事情;三是指憨厚老实、安分守己。很显然,这个“本分”是构成人格的支柱,记住并做到了这个“本分”,我们就不愧为人了。人们所强调的“做事之前先做人、做人首先要本分”就是这个意思。
试想,如果一个人仅仅记住了自己的身份、权力、地位、荣耀,而忘记了份内的事,也忽略了安分守己,就有可能做出非人性的可怕事情,媒体接连报道的落马干部就是佐证。人忘记了“本分”,也就丧失了人性,而丧失了人性又不可能升华为神性,只能降为兽性,此刻他还怎么能做好份内的事情呢?又怎么能做到安分守己呢?
当初人们询问刚出生的婴儿“是姑娘还是小子”的时候,其内涵完全是充满着“一个新人诞生了”的祝福与喜悦,并非是性别问题,也不存在有重男轻女的倾向,更不是关注这孩子长大后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成就。
所以,作为人,就要牢记这种“本分”,在工作学习中要更加虚心,在社会生活中要更加善良,在鲜花掌声面前要更加谦逊,在成绩荣誉面前要更加勤勉,也就人们常说的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样我们就能在本分面前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人,只有本分,才会有所作为。我相信这个道理。(作者系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袁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