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5个月的资格审核、考试测评、考察和体检,浙江首批5名聘任制公务员已进入公示,将于近期走马上任。作为引进人才试点的义乌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聘任制公务员没有行政级别,5年聘期结束后,也有可能不再续签。在待遇方面,将按照合同实行协议工资,各岗位的指导年薪不低于30万元(5月4日《现代金报》)。
公务员聘任制如一股热流,在公务员队伍中涌动。公务员法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多地推行公务员聘任制的试点工作,并被寄予了打破公务员“铁饭碗”的希冀。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系统的流动性和退出机制有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聘任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以一纸聘任合同打破“终身制”,以此激活公务员群体的职业活力。
以往,“体面、安稳,舒适”似乎成了公务员的代名词,导致公务员报考一度过热,甚至上千人争夺一个岗位,这无疑是在公务员职业上附加了诱人的福利。近年,“公务员热”虽有降温的征兆,“退烧”预示着公众对公务员职业的认知正趋于理性,但并非根本认识有所改观。
聘任制公务员把市场机制引入公务员队伍,打破干部终身制,也使公务员选拔多样化,略高的薪酬、较短的任期,更能激励聘任制公务员工作积极性。聘任制公开招聘的方式,也使公务员任用过程透明化,便于社会监督。聘任制公务员的推行,可以使一些权力较大容易滋生贪腐问题的岗位不再长期集权在个别人手中,对预防腐败问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万或30万元的薪金遭非议,问题的背后,折射的是公众心中的一种焦虑。不少人担心,这样的改革是否会落入俗套,在旧用人体制的强大惯性下,聘任制会不会异化成变相的“铁饭碗”?高薪会不会为公务员平添“红利”?而在一些地方,试水聘任制好几年了,但受聘公务员至今尚无被辞退者,也加深了公众对聘任制退出机制失灵的担忧。
如果把整个公务员队伍建设比喻成一盘棋,那么目前各地推行的聘任制改革犹如一颗颗棋子,下好了便能盘活整盘棋,以革除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衙门作风等诸多弊病。不过,就聘任制改革本身而言,要下好这盘棋又离不开完备的配套机制,离不开公开透明的运作程序,离不开真实有效的监督制约。聘任制改革强化了公务员的职责意识,通过法律规范在权责之间、履职尽责与续签领薪之间建立必然联系,将公务员管理置于法治化、透明化的平台。
正因此,用好聘任制改革的“棋子”,绝非是在公务员队伍中加入几个标新立异的“亮点”,而是从机制上激活整个队伍的职业活力,导正社会对公务员的职业期待。(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尚义调查队 郝春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