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做到,我就剃光头。”或许很多人都曾打过这样一个赌,但能舍得剃掉一头秀发的人有多少呢?更何况打赌的还是一位80后的姑娘,一位校长。昨日,一张温州某民办教育机构校长剃光头的照片在网上刮起一阵热议。(5月6日中国青年网)
理光头的女校长叫徐善萍,是个80后。一个月前,在一次例会上,她和5位老师打了一个赌:每人分别以10名学生为目标,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老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厌学、网瘾等问题,并赢得家长的认同,获得家长的一个“赞”,总共收集满50个赞才算完成目标,否则她就剃光头。谁都以为这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在任务失败的当天,她真的就这么做了。
前有湖北某小学副校长亲猪,现有温州女校长剃光头。最近校长们这些“不正常”的举动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赞同者有之,这是诚信的表现,用自身行动教育学生言出必践;反对者也有之,认为这只是一场炒作。笔者认为,校长能言而有信,遵守与老师、学生之间的约定,值得肯定,但这种方式不敢恭维。
学生厌学和上网成“瘾”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对青少年来说是很难的,更何况是一家民办课外辅导学校的学生,有些是有厌学、青春期叛逆等心理问题的,而且要在一个月内要求50名学生同时改好,徐校长应该知道自己的头发是肯定要剪掉的。为何要打这样的“赌”?也许在徐校长看来,只有选择难度较大的赌注,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关注,最终达到鼓励学生实现目标的目的。真能如此吗?我看未必。现在头发剪了,目标达到了吗?要帮助学生真正成长应该寻找一些更实际的方法。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们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是,在现实中碰到了太多的困难和问题,得不到亲人的帮助,而自己又缺乏解决这些“困难”的能力,因此,只好沉迷在网络中逃避现实和在网络中寻找成就感。因此,教育者要用爱心、耐心和诚心去解开孩子心中的“结”,用真诚的爱去感动他们,用温暖的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懂得爱,爱自己、爱父母、爱师长、爱祖国,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觉地去戒除网瘾,全身心地投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