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到位,工作才能到位;干部接地气,决策才能有底气。”省委常委易炼红要求,要把“亲民”当作坚定的信念,把“爱民”当作真挚的情怀,把“为民”作为具体的行动。以务实的工作,让群众感到温暖、看到变化、得到实惠。(5月13日湖南日报)
亲民,克服官僚主义。扎实有效地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亲民的形象,密切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赢得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群众基础,释放更好更快发展的正能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民服务上牢固树立热情亲民形象,克服官僚主义等损害党群关系不正之风。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切实意识到党群关系如同鱼水关系,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访民情,帮民难,代民言的亲民形象。
爱民,做群众贴心人。爱民如子,才能当好群众贴心人。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自觉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要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排民难,求真务实,戒骄戒奢,防止精神懈怠、腐化堕落,切实做一位体恤民情、为民谋福祉的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的好公仆。把“爱民”当作真挚的情怀,做好群众贴心人,方能显露人民公仆的赤子之心。
为民,不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弊端侵蚀着干群血肉联系,严重损害了为民务实的公仆形象。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整治“三难”“三乱”“人情风”“应酬风”等一切形式主义和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严从实抓任务落实,要求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把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更有诸多拆除市委县委围墙、铁门来彰显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为民务实形象。
坚定“亲民”信念,常怀“爱民”之心,践行“为民”价值观,增强群众路线的思想自觉,争做群众贴心人,人民的好公仆。
(邵阳县蔡桥乡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