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桐花开

邵阳新闻在线2014/05/15 16:52:08 分享到

  要问5月的兰考哪里最热闹,答曰,焦裕禄烈士陵园。“你看院里的泡桐树,它一开花,俺这儿人都多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馆的工作人员总结道,桐花一开,陵园和焦桐附近,人都不断了。

  满满县城的焦桐,还有那焦禄大道,是人们对焦裕禄的怀念。

  想当年,焦裕禄就是用着泡桐树治的“三害”(内涝、风沙、盐碱),可是当成果刚刚显著的时候,他却悄悄的离开了兰考人民。他曾讲留下遗言,“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现在的兰考一片欣欣向荣,要是焦裕禄还活着,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很多人应该都看过焦裕禄的电影,在课本上也多读过焦裕禄。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过,肯定不会有切身的体会。焦裕禄在老一辈人的心中的分量和我们80、90后心中的分量肯定是不一样的,更别说焦裕禄在兰考人民的心中的分量。正如兰考人看待中央领导人来兰考视察一样,在兰考人民的心中,当官的也就是那么回事,他们不惧怕当官的,反而是当官的敬畏百姓。就像当地一位官员提到的一样,“如果哪件事情处理不对了,老百姓会举报我们。”在兰考当官,就得艰苦朴素,因此,这么多年以来,兰考县委的办公房,都是危楼,不敢返修,就怕老百姓说当官的爱浪费。看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了河北灵寿的县委大院,60年了还是平房。这与那些贫困县建起的豪华政府办公楼相比,哪里的官员是真心为人民服务的一目了然。

  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头上的,要把口号落实到行动。每一件小小的事情,都可以看出是不是在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在兰考期间,不顾自己病痛的身躯,在治理兰考的工作中身先士卒。可以说,在焦裕禄心里,那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为自己做一件事情。群众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群众的事情更胜过自己的事情。在焦裕禄的培养下,他的子女们没有跟国家张口要过什么。焦裕禄选择了兰考,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即便焦裕禄没有去兰考,而是去了别的地方,他都会是一个让人敬仰的人民好公仆。

  在新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人的名字和两座城市贴得不能再紧了。一个是王进喜和大庆,另一个就是焦裕禄和兰考。广大党员干部应该时刻以焦裕禄精神自勉,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常怀敬民、畏民之心、为民之心,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那才是一个人民的好公仆,才称得上是人民的好干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桐花开。愿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像焦裕禄一样,死后留给人民的是怀念,是那以焦裕禄名字命名的“焦桐”,愿这美丽的焦桐花开满每个人的心中。

(作者系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 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