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村支书生涯,让曾玉才与这里结下不解之缘。他说:“群众的信任比黄金还珍贵,我必须尽我所能做到最好,才能回报群众。”(四川日报2014年5月12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如何践行好此次活动?怎样改进工作作风,更加密切联系群众,更加关心群众疾苦?还需要多学多干,只有用情于民,取信于民,务实为民,才能把握民生脉动,关注民生诉求,造福一方百姓。
建“情”。“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是照射在人们心灵上的一缕阳光,是滋润人们心田的甘露,是人们相互交往的润滑剂。四川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毕世祥,坚信“群众就是爹娘”,他去看望70多岁的老阿妈珍措。珍措和老伴常年住在破旧漏风的房屋里,患有风湿病,一疼起来就蜷缩在床上。两个老人的生活,就靠几块坡地维持。眼前的一切,让毕世祥掉了眼泪。他对随行人员说:“要是我们的父母生活条件这么差,我们心里会咋想?珍措家的困难得马上解决!”临走时,他从自己衣袋里摸出1000元钱,送到珍措手里:“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意,拿去抓点药,买点吃的,我还会来看你们。”事情虽小,情却真,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学习毕世祥同志用情于民,情动群众。
立“信”。“诚信为人之本”。诚信是刀光剑影中的生死相许,诚信是风雨患难中的不离不弃,诚信是饥寒交迫中的相互关爱,诚信是威逼利诱下的矢志不渝。诚信是一诺千金,所言必行。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密溪乡瓦房村党总支书记曾玉才,坚信“群众的信任比黄金还珍贵”。担任村支书9年来,坚持一戒公款吃喝,二戒酗酒,三戒拉亲攀故,四戒和群众红脸。提出“修路奠基础,改土建基地,种果富村民,和谐创三新”的发展概念,带领村民发展种植真龙柚一万亩,把后进村变为先进村。诚实守信,这是每个人必须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学习曾玉才同志取信于民,信满群众。
实“务”。“服务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服务是为社会或他人利益办实事,服务是不求回报踏踏实实为民解难事,服务是少说话,多做好事。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原副县长兰辉,坚信“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都是小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宁可让身体透支,也不让工作欠账,生命最后一刻仍奋战在交通建设和防汛现场,“5.12”地震后,强忍失去三位亲人的悲痛,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始终战斗在抢险救灾、灾后重建一线,抢通了灾区的“生命通道”。家境不宽裕却先后帮助了近200民困难群众、困难学生。求真务实,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的科学精神和优良作风。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学习兰辉同志服务于民,务实群众。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部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疏远了,宗旨意识淡薄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做到动真格、见真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扎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