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纪委今天发出通知,指出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受不良风气影响,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有的称领导为“老板”“老大”,有的称下属为“哥们”“兄弟”,破坏党内民主,损害公仆形象。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人民网5月14日讯)
社会是个万花筒。除了大庭广众下的繁多称呼,一些官员在酒酣耳热、窃窃私语时的叫法也各不相同。当面叫一声“老大”,除了几分亲昵,更展现出明确的权力排序。到了市级干部,这种江湖气的“老大”、“老二”便有时被透着商业气息的“老板”所取代。现在在一些地方,某些介于正式和非正式之间的称呼如某局、某厅等,也很流行。在湖南,官员们背后往往称呼高级官员为“张嗲”、“李嗲”(“嗲”在长沙话中意为老者),同僚之间则会互称“张哥”、“李哥”。
在现实官场中,官员私下里往往不会互称同志。在一些官员看来,现在如果见面还称“同志”,不仅显得怪异,还意味着拒人于千里之外。地方“官念”太强,与社会风气有关。时下,社会上有些人将一把手称呼“老板”“老大”,还有的加“某哥、某姐”,而这些一把手并不反感,倒是觉得津津有味。一些人们唯恐不称“老板”失礼。即使是开会点名,都要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书记”“官长”“主任”等等。这样的称呼,就是官架子放不下,仿佛不叫出官名就不尊重人了。
我们党从创建起,就把“同志”定为极光荣的互称。正是“同志”这一称谓,凝聚了无数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同志”者,乃志同道合也。“同志”这一称号是崇高的,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追求;“同志”这一称号是朴实的,是因为在我们党内,每个共产党员都享有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建国初期,刚刚经历了战乱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为共和国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同志刚刚走出办公室,身边的工作人员走上前来说:“总理,有几件事想向您汇报一下。”周恩来同志打断他的话,很郑重地说:“不要叫总理,我们党内,还是称同志好。”掩卷深思,“党内还是称同志好”,一句朴素的话语,折射出开国总理伟大的人格风范和民主平等的作风。
对党内称“同志”问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又进一步强调:“全会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十六大前后许多地方党委也一度重视起来。比如,上海市委办公厅于2002年发文,要求党内一律称“同志”。2005年5月,深圳市委常委会“约法五章”,其中第一条就规定:不论职务高低,党内一律互称同志。党内会议、文件中也一律称同志,不称职务。
党内如何相互称呼,决非小事。它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党员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检验我们是不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此,所有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都应高度重视,要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让我们继续叫响“同志”这个光荣的称号。
多少年来,人们都把“同志”看作是一个圣洁的称呼。今天,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铲除“四害”,就是要在党内、团内营造“三清”新风,构建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改进工作作风,去掉官气,从称谓开始,从“叫喊”做起,再落实到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