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邵东教育网消息,堡面前乡中心学校出台了一项便民举措,极大地解决了教师家校往返的实际问题。赢得了年轻教师的青睐,他们的家庭也夸赞中心学校富有人性关怀。
堡面前乡是湖南省定贫困乡,是偏僻的山区乡。该乡每年都招收了特岗教师,年轻教师的家大多在县城,双休日和节假日往返不太方便。例如:该乡云麓小学离县城有六十多公里,每天清晨6:30有一趟班车开往县城,中午1:30返回。为了赶上每天一趟的班车,家住县城的邓老师每周六早上才能回家,周日中午就要乘车返校,往返路费需四十多元,在车上的时间就要花五个多小时,她每周往往只能休息一天。
领导们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访民情,听民意,了解到本乡教师面临这样的实际困难,该乡有七位家住县城的教师都与邓如杰一样,为“费钱费时费神赶班车”而烦恼,中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想老师之所想,急老师之所急,马上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想到城市“拼车”上下班,豁然开朗,计上心来,中心学校会计曾海辉、保卫专干周杰平他们是有车一族,双休日和节假日要回到县城,开学了要回到中心学校,于是出台了一个“拼车行动”:会计曾海辉、保卫专干周杰平主动与这些老师联系,让他们搭乘自己的私家车回家、归校。
这样的“拼车”是建立在领导私车基础上,是中心学校的领导主动为老师排忧解难。为了创建“私车公用”便民长效机制,中心学校建立了“回家”QQ群,互通乘车需求与发车时间,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对接送教师的车辆进行适当油费补助,让老师们得实惠。现在外地教师周五下午就可回家,周一早上能准时赶到学校上课,不用花一分钱,途中还可节约两个多小时用于教学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幸福指数。
山区教育的发展,确实面临着这样那样的严重困难。要解决实际问题,党和政府要全面考虑,基层干部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同志之间也可以相互帮助,就如家校往返一事,堡面前乡中心学校推出的“私车公用”,成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乡村教育的发展困难一定会化解,乡村教师的幸福梦想一定会慢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