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追悼会:我的人生我作主

邵阳新闻在线2014/05/20 11:09:35 分享到

  5月18日,在贵州省肿瘤医院会议室,林福溪与前来参加生前追悼会的亲朋好友一一见面握手。林福溪是肝癌晚期患者,弥留之际,他的遗愿是开一场“生前追悼会”,亲自为自己的人生主持闭幕式。(5月19日《贵州都市报》)

  为自己办一场“生前追悼会”,让自己能笑着与亲友们一一话别,这别开生面的“追悼会”,引来了网友们的一片称赞声。人们为林福溪面对死亡时的从容与无畏而感动。有生必有死,从容也好,恐惧也罢,谁都无法抗拒死神或迟或早的“相约”。而事实上,有调查显示,很多人患癌症后,是被吓死的,而不是病死的,讳言与恐惧反倒并不利于治疗,林福溪笑着为自己举办“生前追悼会”,听到看到亲友们祝福与鼓励,对自己的治疗也有好处。

  林福溪更难能可贵地是,他决定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与遗体,而当“生前追悼会”时,很多亲友得知这一消息,也受到感染,纷纷表示愿意效仿他,为社会做贡献,此次“生前追悼会”更具有了另一层积极意义。完成了林福溪的心愿,也让人们更懂得生命的可贵,更懂得珍惜生命,也完成了一次再好不过的生命教育。

  以前一些大学生举办过“生前葬礼”,大学生们“装死”躺进棺材里,受到了不少人的非议,起码那种体验生与死,是一种很浅层、缺乏真实感受的,此次林福溪的“生前追悼会”却与此不同,这是真正抢在死神之前,自导自演的一次人生闭幕式。我的人生我作主,我不需命运的安排,也不受命运的摆布,我生前就开了“追悼会”,死后我的器官还在世间存活,虚弱的林福溪何尝不也是完成了对死神的一次成功狙击,让死神都望而却步、大惊失色。

  现在生者喜欢为死者大操大办追悼会、葬礼,恨不能极尽隆重、奢华之能事。中国传统也讲究人死为大,但搞得这么隆重逝者知道吗?很多都是为了活人的面子而操办而已。去年12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去世后一般不召开追悼会。正是为了遏制此风,让党员、干部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社会应该形成厚养薄葬的风气,做点实际对生者有益的事情。林福溪的“生前追悼会”,到场近二百位他的亲朋好友来与他“送别”与祝福,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关怀,远比那些歌功颂德的追悼会要更有意义。而且虽然林福溪举办了“生前追悼会”,但我们依然希望他好起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有希望,这才是生命的意义;而当林福溪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带着亲友们满满的祝福,也应该会坦然面对生死。人在这种人生紧要关头,能潇洒地谢幕,参悟生与死,和为社会做贡献,这些真值得所有人学习。

   (作者系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城关镇 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