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要“去官气”“接地气”。所谓“官气”,就是那种因官帽子而带来的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并在自己的言行中体现出来,往往招人反感。所谓“接地气”,就是要广泛接触百姓,从群众中了解实情、汲取智慧、办好实事。
践行群众路线,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与群众打成一片,不去掉“官气”,则只能徒惹群众反感,难以融入群众,更别说从群众那里得来真实准确的信息了。因此,践行群众路线就必须少点高高在上,多点平易近人;少点冷若冰霜,多点和蔼可亲;少点贵胄气息,多点泥土味道。要时常以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等本色公仆为镜,问问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与群众打成一片,是否真正将群众放在自己的心上,是否真正办了让群众满意的实事,从而时刻警醒自己。
去掉“官气”是为了更好地“接地气”。要想接好“地气”就要常下基层、常驻基层,常吃百姓饭、常听百姓言、常为百姓呼、常办百姓事。要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到那里才能体验生活的不易,才能因地制宜帮助当地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要到问题矛盾最多的地方去,到那里才能听到各方声音,才能顺藤摸瓜找到问题的根源;要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到那里才能发现“推不开”的根由,才能同那里的干群一起努力打开工作局面;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那里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才能防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真正办好群众之所需。
践行群众路线,就要让群众满意,只有实实在在“去官气”,深入基层“接地气”,才能真真切切“聚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