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过端午仍需他律更需自律

邵阳新闻在线2014/05/29 15:34:44 分享到

  端午节临近,为坚决刹住公款购买赠送粽子等节礼的不正之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5月29日推出“清廉过端午—纪检监察机关在行动”专题。专题开设举报窗口,欢迎广大群众对公款购买赠送粽子等节礼的不正之风进行监督。网站还将及时发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行动,对查处的典型问题通报曝光。(5月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如今,每当逢年过节,中纪委便会提早发出禁令,提醒那些尚持侥幸心理的公职人员,必须与公款送礼、公款消费、公款福利彻底说再见,因为高压线无时无刻不在,公款送礼必须刹住。正因如此,现在逢年过节,再有人胆敢顶风用公款送礼收礼,必然会是送礼之人送的担心,收礼之人收的不踏实,这节也就成了闹心节。

  中纪委逢年过节发禁令,自然有其好处,做到早打招呼、早做预防,能够让公职人员知道问题的厉害性,进而杜绝问题的发生。只是,逢节便发禁令,这和老师逢节便给学生布置作业又有何异。学生做作业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公职人员按禁令规范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可是,公职人员能和懵懵懂懂的学生相比么。学生由于尚未成年,一切都需要各种他律来要求自己,而公职人员作为整个社会群体中的先进模范群体,如果还像小学生一样缺乏自律性,那是否太侮辱公职人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了。

  诚然,足够的他律确实能够将公职人员身上易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源头切断,并且能够形成一张高压网,时刻笼罩在公职人员的头上,使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不过,如若没有自身内在的自律性,总是靠外在的力量约束自己,就好比是强扭的瓜,终归没有自然生长的甜。

  中纪委发禁令,体现了中央反腐的“钉钉子精神”,公职人员履行禁令与否,关键还得看自己的自律性,主动与被动是两码事,主动根除奢靡浪费之风,主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将禁令当成自己的人生要求,主动律己,主动监督,那么节俭精神势必会传承下去,公款送礼等腐败之风又何惧其去而复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公职人员每年都能过勤俭节约、风清气正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