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三从四得”干部

邵阳新闻在线2014/06/03 11:47:59 分享到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领导人的重视。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执政环境和从业要求,有些领导者却缺乏这种创新精神,他们思考问题往往遵循“三从四得”原则。

  所谓“三从”:一从经验,轻车熟路;二从保守,不冒风险;三从上级,不担责任。所谓“四得”:一得省心,二得稳妥可靠,三得领导欢心,四得众人拥护。“三从四得”干部普遍表现是: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业绩,但求关系;不求市场,但求市长。遇到问题,上推下卸;遇到困难,寻找借口;遇到利益,互不相让。显然“三从四得”与现代市场经济对领导活动要求是格格不入的,这样的干部当不得。

  须知对领导者来说,“只求无过”本身就是一种过错,是一种消极扭曲的政绩观,历览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哪位政治家因为碌碌平庸而流芳百世。《宋史·王圭传》有所记载:“以其上殿进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也。”王圭为相十六载,毫无建树,每天只是所谓“取圣旨”、“领圣旨”与“已得圣旨”,尸位素餐,百姓讽刺之,故曰“三旨相公”。方仲永曾“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却因为不思进取与创新,满足于现状,最后“泯然众人矣”。

  那么,作为新时期的领导者应到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笔者认为,正确的政绩观应当是这样的“三从四得”:一从实际,实事求是;二从公心,以大局为重;三从民声,为百姓谋利;意见要听得,责任要担得,挑战躲不得,贪欲有不得。陈云同志曾题写条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不要读,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优秀干部的成长进步关系党的事业发展,只有在责任面前不“摆手”,任务面前不“甩手”,诱惑面前不“伸手”,才能摆脱碌碌无为的困境,在创实业、干实事中真正赢得群众的拥护和领导的信任。

  (作者系河北省崇礼县委组织部网宣科 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