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是减负令最大的赢家

邵阳新闻在线2014/06/04 16:09:05 分享到

  在我国,教育“减负”的政策长期存在。早在1955年7月,教育部就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据统计,在过去的58年间,“减负”被国家教育部门提及9次。几十年来,各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项,严控中小学生在校时间,严禁补课,严控作业数量和考试次数等等。(新华网)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笔者感觉对政府的减负令,说实在话,不是思想疲软,而是这减负令值得我们好好深思。这减负令到底是针对谁?口号喊了这么多年学生减负了吗?结果又是肥了谁?

  首先让我们来说说减负令是针对谁?大家都知道,国家出台减负令,是针对孩子提出来的,在上学路上,不难发现一个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的启蒙学生,书包足有10多斤重,一个7岁的天真少年背负如此重的书包前行,确实令人心惊,给孩子减轻学习负担势在必行。减负首先从书包着手,因此教育部下发减负令,孩子只能是一教一辅。不准教师课外承建制补课,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应该是好的。

  那么减负口号喊了那么多年,学生减负了吗?很明显,学生没有减负,反而有越减负越多之感?网上一位不足10岁的少年,由于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周末作业,到了晚上12点都不能上床睡觉而急的哇哇大哭。君不见,一到周末,一些城市的孩子清早手拿课本匆匆的往培训机构赶。国家要给学生减负,为何家长学生不领情?这跟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有关,学生成才特别是农村学子成才的路只有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假如家长遵循国家的法律,让自家的孩子轻轻松松的度周末,那样的结局就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别家的孩子忙周末辅导,在为考一个好的成绩、一个好的学校而努力。在目前教育资源不均的现状下,大家都想争取好的学校,减负只会让孩子们更疯狂地补课,国家不准学校承建制补课,孩子要参与补课,那就催生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成为孩子周末集中场所,最终只会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沉重,而校外辅导机构大赚学生家长口袋中的票子,以致培训机越办越红火。减负令肥了谁?应该大家心知肚明----培训机构是减负令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