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喜谈境界,为人处世莫不与此相关。清代鸿儒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里谈到:“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通俗来讲,指立志、追求、领悟。而为官之道,自然也有境界一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为官不易”,在我看来,自是一种为官的境界。
何谓为官不易?千年以前,范仲淹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抒发了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物换星移,千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时间都被工作占了”中展现了其为官不易的高尚境界。显然,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要当一个让群众拥护的好官,比过去更不容易了。
官员过苦日子,老百姓才能过好日子。2013年以来,中央出台了数道禁令,官员头上的“紧箍咒”多了,享受的特权少了,掉队的干部也就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而因禁令而离职的干部,正是需要“请出”公务员队伍的那部分人。一个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的好干部,从来不会以服务人民为“苦”,而是以成为人民的“公仆”为荣。
为官要具有“当之不易”的这种思想准备,但实现表明,要达到这一境界并不容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要化难为易,就要沉下去、做实事。官员“接地气”,无疑是不容易的,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更要与私心杂念作斗争。“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当前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下基层,行动上深入群众;听民意,感情上贴近群众;解民忧,工作上为了群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民“消得人憔悴”,这应该是每个领导干部应该毕生追求的为官境界。这一境界映照出的是干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品德,体现的是执政为民的先进理念,反映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这种境界下,官员活得越窘迫、越艰难,百姓就过得越自在、越舒适。当官员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老百姓的幸福之上那一刻,就是真正的社会进步之时。
(作者系城步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欧阳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