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质量关系党的生命。日前,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在发展党员工作上严标准、严程序、严纪律,补漏洞、堵缝隙、关口子,从源头上扎紧制度篱笆,保证党员质量、纯洁党的肌体,守护发展党的生命线,彰显了从严治党的决心,立行立改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这些年来,党员数量增长很快。我们党拥有8500多万党员,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都没有的组织优势,作用发挥好了,力量坚不可摧。但是,党员数量的增长,不代表党员质量的提升。如果管理不好,党员质量有隐患,就会出问题,甚至是出大问题。苏共党员20万时建国、200万时卫国、2000万时亡国的教训可谓深刻。殷鉴不远、来者可追。中央正是深怀着“亡党亡国”的忧患意识,以制度建设为起点,将党员工作转向质量发展、慎重发展、均衡发展。这也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的清醒与自信。
制度有漏洞,必然有人“钻空子”。唯有堵上制度“空子”,才能保证发展党员质量。1990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对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也暴露出制度上的问题和漏洞。
新印发的《细则》以问题为靶子、以质量为目标、以纪律为保障,有的放矢地抓整改、“扎篱笆”:党员数量发展过快,结构不合理、作用不明显,《细则》提出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党员;一些人入党动机不纯,功利色彩深厚,《细则》明确规定“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有的党组织对发展党员标准不高、把关不严,《细则》严格发展党员程序,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有的地方发展党员弄虚作假,追责不力,《细则》严肃纪律,对那些入党“开后门”、做交易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漏洞就封住什么漏洞,把制度之笼织得更密、扎得更紧,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党员质量关,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制度发力,更须执行给力。《细则》堵住了党员工作上的漏洞,更需要执行上不留“口子”。严把入口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决不降格以求、决不平衡照顾,防止那些动机不纯、一心想借入党捞好处的人加入党组织。严把程序关,从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到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从预备党员的接收、考察到预备党员转正,做到标准不降低、程序不简化、步骤不减少、原则不变通,真正把先进分子吸收入党。严把纪律关,对违反发展党员工作纪律的,露头就打、发现就查,不仅查处当事人,而且追究责任人,一查到底、问责到人,以严厉惩处防止制度的“破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