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关系门槛成群众办事桎梏

邵阳新闻在线2014/06/23 16:53:57 分享到

  2013年10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河北省、江苏省部分窗口单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节目,随即引发了各地各部门对本单位行业作风的大力整顿,个别部门的官僚主义风气得到遏制,但根深蒂固的“关系户”观念仍然在少数人的思想中占据了制高点。

  关系户,顾名思义,指在工作中有很多能为其提供便利的熟人的一类人,这些人往往能借助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路绿灯通行,当然这些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群众,而是有关系的“红人”。前些天去某局机关办事,我就“有幸”亲眼见到这样一个红人被绿灯放行,情形大致如此:统一办理A事需要来回跑十几个部门,审材料、盖章、签字,简单的三个环节需要在不同的部门循环操作很多次。上午8时左右,尽管大门紧闭,但某部门门口已挤满了前来办事的人,工作人员全程面无表情地为大家办事。大约10时左右,一名年轻女性拨开人群,径直走向负责人,耳语了几句之后,不但被优先办理了,还被领着四处跟领导打招呼,她一没病痛,二没急事,却能堂而皇之地插队办事,自然引起了大家的不满,私下打听,原来她是某领导的亲戚,就是我们常说的“关系户”,大家除了感叹没有关系还能说什么呢?我们能看到的“关系户”只是冰山一角,而隐藏在幕后暗箱操作的还有很多,让人寒心。

  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梳理“四风”方面的问题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群众办事不能一视同仁,以关系设门槛的做法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我们的党员干部应该以反对“四风”问题为契机,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打破关系门槛。一是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要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诉求放心上,不攀富欺贫,不推诿责任,要把一碗水端平;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创新评价方式,各部门要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厘清职责,公开化、透明化办事,同时要将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干部自评、干部互评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虚心听取前来办事的群众的评价,只有他们说好,我们干部的工作才是真正做得好;三是健全监督制度,加大执行力度,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不仅要监督我们的党员干部,还要举报走后门的“关系户”,同时对外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承诺保护监督者的信息,让监督者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勤于监督。

  关系门槛是设在群众面前的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它的存在只会让办事更加混乱,社会更不公平,群众更多怨言,所以我们党员的干部必须勇于对关系门槛说不,对“关系户”说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群众创造一个公平、高效的办事环境!

   (作者系邵阳市绥宁县乐安铺乡 谢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