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世界杯足球赛激战正酣,给无数的足球迷送上了一顿顿体育大餐。绿茵场上,运动员们有的左盘右带,有的凌空抽射,其精彩的表现引发球迷的阵阵雀跃。而当场上有球员严重犯规时,裁判则会毫不手软的出示黄牌予以警告或出示红牌予以罚下,每当这时,球迷们也会对裁判的秉公执法竖起大拇指。
那么,足球比赛的红黄牌是怎么来的呢?在红黄牌问世之前,裁判员对犯规的队员实行警告或罚出场时,只能用语言或手势来表示。但由于语言不通和手势不统一,经常产生误解。1962年,英格兰裁判肯・阿斯顿执法第七届世界杯中最著名的“圣地亚哥”之战,智利队和意大利队在球场上拳打脚踢,比赛场面粗野异常,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智利人桑切斯一拳打断意大利人马斯丘的鼻梁,然后自己的腿被生生踢断。终场时,阿斯顿跑到球员退场的隧道口处匆匆吹响了比赛结束的哨音,随后在武装警察的保护下匆匆离场。
四年后,作为体育官员的阿斯顿受邀观看第八届世界杯英格兰队和阿根廷队的比赛。当时球风粗野的阿根廷队被英格兰队教练拉姆西称为“野兽”一般,他们在场上拽拉绊推,犯规频频。当场的德国裁判克里特雷不断向阿根廷队提出警告,但由于他们之间语言不通,克里特雷裁判的警告没有起到丝毫作用。下半场,在一次混乱的场面后,克里特雷裁判将阿根廷队长拉下罚出了场。但克里特雷裁判说不清发生了什么,场面更加混乱,致使比赛中止了8分钟。坐在看台上的肯・阿斯顿联想起四年前自己主裁的智利队和意大利队的那场比赛,痛感该给裁判武装点像样的“武器”了。
比赛结束,驱车回家的阿斯顿在路口遇上红灯,他盯着眼前闪烁的红、黄、绿交通信号灯,立刻来了灵感:能否以红黄牌来作为裁判执法的武器呢?回到家,他又反复进行了思考,最终形成报告向国际足联提出了引进红黄牌帮助裁判执法的建议:黄牌以示警告,红牌直接罚下。并称引用红黄牌不仅可以克服语言不通而给裁判工作带来的困难,同时也可以向场外领队、教练及其他人员明确表示对谁给予了警告或罚出场。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经过讨论,决定接受阿斯顿的建议,在1970年墨西哥举行的第九届世界杯足球赛中使用红黄牌。红黄牌成为裁判的执法“武器”后,场上的球员们立刻变得规矩起来。苏联球员洛夫切夫成为第一个吃黄牌的选手。4年后在原联邦德国世界杯上,智利队的卡斯泽里领到了足球史上的第一张红牌。
后经过总结,国际足联于1970年底做出决定,由国际足联主办的世界性足球比赛均使用红黄牌。由于其明显的作用,世界各洲与国家的足球协会纷纷仿效。我国是从1974年起,在全国足球比赛中使用红黄牌,并一直沿用至今。本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巴西等国曾废除使用红黄牌。针对这种情况,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进行了讨论,并作出如下决定:国际足联举办的比赛,仍使用红黄牌,至于有关国家的国内比赛是否使用红黄牌,完全可由该国的体育组织自己来决定。
(作者系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袁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