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不可否认,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神经,如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打针西瓜等这些陌生又熟悉的词语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禁让人担心。中国有着让人引以为豪的食文化,这些本应该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然而现实的食品让我们提心吊胆,让我们不得不考虑,不得不反思,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究竟是何原因。
一是投机倒把的“商人”,为了赢取暴利,昧着良心,偷偷摸摸的加工生产连自己都不会吃的有毒食品,只要是能牟取暴利,可以说是不择手段,早就将道德伦理抛之脑后,其实他自己什么都知道,可依旧为了挣那一点点的“黑心钱”,大肆的收购、加工、出售不合法的食品。道德何在,良心何在。
二是监管的缺失,以犯罪之名而进行的不安全的食品生产,固然需要严惩,但监管力度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生产者的不道德加工。必须要做到公共监管,群众监督,打破食品“暗箱操作”,使之暴露在“阳光”之下。
三是媒体宣传力度不够,媒体在报到食品安全生产问题时,没有做到实事求是,要本着敢于揭发,积极曝光的原则,让“黑心作坊”无处可藏。
四是惩处力度不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只要是危害到百姓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只要是涉及危害群众利益的,必须严格惩处,将这些不法生产企业绳之以法,进行重处。
(作者系河北张家口市桥西新村路 凌冰儿)